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欣赏

(2014-04-02 06:42:53)
标签:

法藏伯希和敦煌手稿

法官国家图书馆

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十地论

隋代敦煌写经

分类: 佛教书法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点击展开长卷,可放大欣赏)

 

六世纪  隋代敦煌写经  尺寸:27.9 × 1,480.8cm

法国国家图书馆收藏伯希和敦煌遗书  编号:P.2086

 

    这是一部较早的隋代敦煌写经珍品,出自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此卷手稿结尾有题记云:“开皇十四年(594年)四月廿五日,邑人净通师、刘惠略、许庆集、曹昙渊……”列举参与写经的邑人共32人,其后为发愿文:“夫三界皆苦,万法俱空。自非舍身命财,为求八字灭苦,幽暗四等,出彼欲海者哉!……”

 

    【十地经论】(梵Daśabhūmi-vyākhyāna,藏Sabcu-pah!I rnam-pai bs/ad-pa),略称《十地论》。世亲造,内容是解释《华严经》〈十地品〉的经义。收在《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在中国有汉、藏两种文字译本。汉文译本作十二卷,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同译,佛陀扇多传语,于公元508年夏译出。藏文译本,由藏族译师智军、德积和印度的妙吉祥藏、慧胄同译,译出年代不详,大略在公元八世纪后半。

 

   《十地经论》的基本内容是论说菩萨修行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个阶位,这十个阶位就称为十地:

    第一欢喜地。菩萨初为圣者,成就无上自利利他之德,遂起大欢喜之心;

    第二离垢地,得身心清净,舍离破戒等烦恼垢染;

    第三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对真理渐明;

    第四焰地。智慧之火焰,能烧烦恼之薪;

    第五难胜地。得出世间智慧,能以自在之方便力救度难救之众生;

    第六现前地。深观十二因缘之理,而得般若大智现前;

    第七远行地。善修无相行,证悟实相无相之理;

    第八不动地。报行纯熟,不断生起无相之智慧,绝不为烦恼所动摇;

    第九善慧地。菩萨以无碍智力说法,成就利他之行;

    第十法云地。功德圆满,得六法身,如云普覆,如雨普降,具足自在。

 

  这十地融摄了一切善法,其中前三地说世间善法,中四地说声闻、缘觉、菩萨三乘修行之相状,后三地说一乘根本大法。总观十地,从第一欢喜地到第十法云地,是菩萨修习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菩萨精神境界不断升华、功德趋向圆满的过程。据说这样经过十地修行,就可以从凡夫的境地到达佛的境地。十地之说,是佛教中重要的修行理论,佛教许多经典中对此都有论述,虽然词句有所不同,但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其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对我们一般人来说,也具有精神修养和人格完善的意义。

 

  《十地经》文比较难解,相传鸠摩罗什译《十住经》(即《十地经》)时,疑难犹豫一个多月未能动笔,后来他的师父佛陀耶舍来到长安以后,两人共同讨论才明确了辞句义理。世亲这部释论不仅使经文的义理得以纲举目张,而且从经文中发掘出许多新义为后来大乘教义发展的张本。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法藏伯希和隋代敦煌写本: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卷 <wbr>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