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三世纪佛教法器:铜制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欣赏

(2014-03-07 07:52:47)
标签:

东京国立博物馆

铜制锡杖

御宝物图绘

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古代佛教法器

分类: 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

十三世纪佛教法器:铜制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wbr>欣赏

 

铜制锡杖头 木制柄  全长41.6cm 锡杖头长13.9cm

 镰仓时代 13世纪 重要文化財  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  N-66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这是一柄双股六环短柄锡杖,在日本也叫“手锡杖”。锡杖上部杖头系双股,每股各有三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其上置有净瓶,环顶为五轮宝塔、中央为宝塔。手柄为木制。

 

    日本的天台、真言等宗在佛堂内举行法会时,一面挥动手锡杖,一面口颂梵呗,其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锡杖为僧侣云游山野之际,挥之以防毒蛇害虫,市井化缘时向施主告知来意之用。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十三世纪佛教法器:铜制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wbr>欣赏


十三世纪佛教法器:铜制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wbr>欣赏


十三世纪佛教法器:铜制双股六环短柄锡杖 <wbr>欣赏

   

  延伸阅读】摘自网络

    锡杖(梵khakkara),为比丘行路时所应携带的道具,属比丘十八物之一。梵名音译作吃弃罗、吃吉罗、隙弃罗;又称有声杖、声杖、禅杖、鸣杖、智杖、德杖、金锡、杖。

关于锡杖的由来,在《毗奈耶杂事》中说是为了比丘托钵时,不惊吓到施主家所为:“苾刍乞食入人家,作声警觉,拳打门扇,家人怪问。佛言:‘应作锡杖。’苾刍不解,佛言:‘杖头安镮,圆如盏口,安小环子。’摇动作声而为警觉。……至不信家,久摇锡时,遂生疲倦,而彼家人竟无出问。佛言:‘不应多时摇动,可二三度摇,无人问时,即须行去。’”

 

    其形状分三部分,上部即杖头,由锡、铁等金属制成,呈塔婆形,附有大环,大环下亦系数个小环。摇动时,会发出锡锡声。中部为木制;下部或为錞、鐏、铁等金刚所造,或为牙、角造。《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中说:“西方所持锡杖,头上唯有一股铁卷,可容三、二寸。安其錞管,长四、五指。其竿用木,粗细随时。高与肩齐,下安铁纂,可二寸许。其镮或圆或偏,屈合中间可容大指,或六或八,穿安股上,铜、铁任情。”

 

    除了生活中所需,锡杖也有深刻有意义。在《佛说得道梯磴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

 

    而依锡杖的不同形状,也象征不同的意义。同经中说:锡杖有三錞,代表忆念三涂苦恼,则修戒、定、慧;念老、病、死三灾,则除贪、嗔、痴三毒等等。而四股者,则是断除四生(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轮回,或表苦、集、灭道四谛。

 

    锡杖之王十二环者,表十二因缘,通达无碍,三重四股,以念如来七觉意法,通錞钻八,用念八正道,二股是迦叶如来所制立也,令诸众生记念二谛:世谛、第一义谛,以立其义。

 

    锡杖有二十五事威仪

    持锡杖有二十五事者。一者为蛇虫故。二者为年老故。三者 为分卫故。四者为出入见佛像不得使头 有声。五者不得持杖入众。六者中后不得 复杖出。七者不得担着肩上以手悬两头。八者不得横着膝上以悬两头。九者不得 手掉前后。十者不得持至舍后。十一者不 得复持在三师前后。已杖出不得复杖随。十二者若四人俱行。一人已持。不得复持 随。十三者若至檀越家。不得舍杖离身。十四者至人门户时。当三抖擞不出应当 更至余家。十五者主人出应当杖着左肘 挟之。十六者若至室中。不得使着地。十七者当持自近卧牀。十八者当数取拭之。十九者不使头有生。二十者欲行当从沙 弥若白衣受。二十一者至病人家宿应得 暮杖。二十二者欲远送过去者应得暮杖。二十三者远请行宿应得暮杖。二十四者远迎来者应得暮杖。二十五者常当自近不得指人若画地作字。

 

   锡杖功用

   锡杖的功用,按其主次先后,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比丘托钵行乞时,用摇动锡杖来提醒檀越,供养比丘饮食。例如《有部毗奈耶杂事》卷三十四中说:“苾刍到他人之舍乞食,不可打门,应摇动锡杖作声,以为警觉。”比丘乞食时,可于信者门前摇动,但不应摇动多时,三次即可,若无人应门,应即刻离去。

 

    第二,用振锡发出声音,来驱逐野兽害虫,避免比丘对虫兽的恐惧与伤害。例如《四分律》卷五十二中说:“诸比丘道行,见蛇、蝎、蜈蚣、百足,未离欲之比丘见之皆怖,白佛。佛言:‘听捉锡杖摇动,若筒盛碎石摇令作声,若摇破竹作声。’”

 

    第三,比丘野外游学,以作防身之用。

 

    第四,年老比丘或病比丘用来支撑身体。

 

    第五,受持锡杖可“彰显圣智”、“行功德本”。故锡杖又名智杖、德杖。例如《佛说得道梯磴锡杖经》中说:“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彰显圣智故。亦名德杖,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士之明记,道法之正幢。’”,因此现在佛教传戒时,仍以锡杖为圣物,新戒们轮流扶持锡杖,成为传戒法会中不可或缺的仪式之一。

 

    除上述之外,在日本,天台、真言等宗于法会时皆振短柄锡杖,唱梵呗,其认为振锡杖所发之音具有特殊咒力。而所唱梵呗亦称锡杖,为四法要之一,有九条、三条之分。九条有赞颂九节,又称长锡杖;三条则是诵赞颂九条中之最初二条及最后一条,亦单称锡杖。又,法会时,唱锡杖之头句,振锡杖之职众称为锡杖众。在密教,《大日经疏》卷六所载阿闇梨所传漫荼罗图位中,在释迦院列有如来锡杖菩萨,此系锡杖之拟人化。又,千手观音四十手中,有一手持锡杖,称为锡杖手。另外,八臂不空罥索菩萨、地藏菩萨等亦持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