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1945年空袭前誓愿图陈列展出的现场
1904年--1905年,曾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历史学者勒·柯克受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之命组成了普鲁士皇家吐鲁番探险队。探险队由两个人组成,一个是他本人,另一个就是柏林民族学博物馆的勤杂工巴图斯。在德国军火商克鲁伯·弗里得里西的资助下前往吐鲁番探险。1905年春天的一天,德国探险队从被埋在沙土中的柏孜克里克石窟中偶然发现了巨大的誓愿图。巴图斯用其娴熟的技巧将壁画小心谨慎地切割下来,满满装了40只木箱。
1905年初夏,满载着柏孜克里克誓愿图的骆驼商队向着遥远的5000公里之外的柏林进发。勒·柯克回国后,将壁画作为“丝路秘宝”展出,在柏林大受欢迎。但是,勒·柯克死后悲剧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纳粹首都柏林遭受了盟军的空袭,巨大的誓愿图没有来得及转移,全部毁于战火之中。千年前的精美壁画就这样在异国他乡消失了,勒·柯克在1913年出版了大型画册《高昌》,在战争中失去的壁画一部分成为印刷品保存了下来,现在与您分享的即是《高昌》图册中柏孜克里克石窟中德国人切割去的十三幅誓愿图。
誓愿图主要是指柏孜柯里克石窟第32窟、第23等窟释迦牟尼佛于前生供养诸佛的佛立像图,有人称之为《说法图》,也有学者称之为《供养画》。誓愿图是由来自东、西方和叙利亚的画家在十至十一世纪期间创作了这组佛教壁画。壁画是在日晒砖墙上涂上掺有植物纤维的石灰土,用青金石、氧化铜、朱砂、金箔等作为颜料绘制而成的。图像大都袒右肩立佛,通身背光,有头光,旁有弟子、菩萨、天王及供养人围绕。有的还画有骆驼、驴、马及房舍、园林。整个画面大都呈红色基调,绘制细密。人物造形及服饰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下面将依据勒·柯克1913年出版的大型画册《高昌》的图片和说明与诸位分享这已消失的绝世壁画精品。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1
誓愿图 第9窟(勒·柯克的第9窟,即现在的第32窟,以下相同)
原画尺寸:3.25 ×
2.0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佛前生为婆罗门时,以暖室蒸汽浴及黑沉香之香供奉,并建精舍,
以极其崇敬的心情,以一切供奉邀请世间导师人王(马汉德拉),即当时的佛陀。
图中右下角有持盘婆罗门一人,与之相对应有二婆罗门,亦持盘恭立作供养状,
右上角的建筑物即所供养的精舍。

我曾作国王有佛名梵志 以浴室香汤
依时沐浴佛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2
誓愿图 原画尺寸:3.25 × 1.9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国王时,行种种的宝石和美妙的音乐供养当时的塔莫努达佛,
并供养给佛陀一个装饰着无数宝石的团扇。
画面右下角跪姿合掌供养者为国王,左右各有一持宝幢者,亦译作“团扇”或乐器作音乐供养。

我曾作国王
有佛名住修 以妙色珍宝
音声而供养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3
誓愿图 原画尺寸:3.25 × 1.95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前生在一座快乐的城市中做大商人时,建立了许多庙宇精舍
来供养无上尊贵的尸弃佛。此壁画中不见铭文中提起的大商主或长者式人物。

我曾作长者于彼大城中供养尸弃佛
建立寺舍塔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4
誓愿图 原画尺寸:3.25 × 2.27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做国王时,用蒸汽浴、焚香和黑色的沉香来供养
如人类太阳般的赛满卡拉(Ksemankara),即当时的佛陀。还修建供养了六万所庙宇精舍。
图中左上角的建筑物即国王供养的房子(精舍),左下角有国王在做请佛的动作,
与之相对应有二菩萨持盘恭立作供养状。佛给国王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

《有部药事》中无相应经文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5
誓愿图 原画尺寸:3.25 × 2.36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国王时,供奉给佛陀一把镶嵌宝石的带柄伞盖,表示对无所不能的狮子人中尊佛陀的崇敬之意。图中左下角跪菩萨上方者所持之幡,右下二王者式人物所持之伞盖,即《有部药事》中的宝幢盖。左侧下方画一跪姿人物,勒柯克认为他即是此画的供养人--释迦牟尼佛的前世。

我曾作国王 佛号超狮子
我以宝幢盖 供养此如来

德国勒·柯克编号 NO.6
誓愿图 原画尺寸:3.25 × 2.80M
此画描绘的是释迦牟尼佛有一世做大商人时,为了表示对六世佛的崇拜,他用大象、马匹、黄金、女人、宝石和珍珠,建造了一座精美的园林,供奉给了六世佛。
画面中主佛下左右两供养人被日本人所窃,此图右下画胡帽长髯二跪姿男供养者,各托盘,以盘中的七个袋状物供奉佛陀。左下部一长髯者双膝跪地,后随一驼一马,铭文中曰长者,而壁画中表现的却是佩剑武士。图版上部及左下略残。

其寺供七佛 奉施珍宝具
及与奴婢等 庄宅花园林
誓愿图乍一着,好像佛礼拜供养图,其实壁画表现的是释迦前生在过去佛前发誓愿要修行成佛,在佛前受记于未来成佛,有别于说法图。警愿图的铭文除第4外均见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偈中。铭文中所见三阿僧祗劫出世佛名,一部分见于《药事》,其他则见于《大毗婆沙论》等有部论书及《大智度论》,与《优婆塞戒经》所传相合。誓愿图的主题故事,其中二三个见于譬喻诸文献,其余大部分见于<药事>偈中。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