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第44窟西魏彩绘泥塑--阿弥陀佛的微笑
此像是麦积山塑像中的精品;正壁主尊阿弥陀如来头顶涡纹发髻高隆,容貌端庄润秀,肌肤细腻,蛾眉风眼,双耳垂肩,鼻高梁直,薄唇小口,眉目清秀。风眼下视,嘴含笑意,神态慈悲安详,穿双领下垂汉式袈裟,衣饰厚重,衣纹清晰,层层叠叠,自然流畅。左手结与愿印,右手施无畏印,呈自在姿安住于法座之上。
此造像清俊潇洒的风格,雍容大度的形象,儒雅从容的姿态和隽永含蓄的微笑构成了西魏造像中最完美的佛的形象。尤其那典雅圣洁的微笑,安详又神秘,被誉为“东方蒙娜丽莎”,堪称古代泥塑艺术之典范。


(1978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




【麦积山石窟】摘自网络
麦积山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自公元384年,后来经过十多个朝代的不断开凿、重修,遂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现存洞窟194个,其中有从4世纪到19世纪以来的历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画1300多平方米。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古人曾称赞这些工程:“峭壁之间,镌石成佛,万龛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附近群众中还流传着“砍完南山柴,修起麦积崖”,“先有万丈柴,后有麦积崖”的谚语。可见当时开凿洞窟,修建栈道工程之艰巨、宏大。
麦积山石窟艺术,以其精美的泥塑艺术闻名中外。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誉麦积山为“陈列塑像的大展览馆”。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大的高达15米多,小的仅20多厘米,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的特点,系统地反映了我国泥塑艺术发展和演变过程。这里的泥塑大致可以分为突出墙面的高浮塑,完全离开墙面的圆塑,粘贴在墙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类。其中数以千计的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圆塑,极富生活情趣,被视为珍品。
麦积山的塑像有两大明显的特点: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世俗化的趋向。除早期作品外,从北魏塑像开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视的体态,都有和蔼可亲的面容,虽是天堂的神,却象世俗的人,成为人们美好愿望的化身。从塑像的体形和服饰看,也逐渐在摆脱外来艺术的影响,体现出汉民族的特点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