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世纪初 唐代 天龙山第21窟彩绘石雕
规格:109.5 x 75 x 47
cm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收藏 文/
隆日编译
美国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赛克勒博物馆收藏的这尊释迦牟尼佛坐像是来自中国山西天龙山石窟第21窟;21窟北壁原有一组一佛二菩萨雕塑群。这尊释迦牟尼佛坐像就是这一组雕塑中的主尊坐像。这组雕像中西侧菩萨的头像现存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西侧菩萨的身子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东侧的菩萨头像,现藏日本根津美术馆,一佛二菩萨竟被两个国家四个博物馆所瓜分。
现在看到的这尊天龙山唐代第二十一窟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当年日本山中商会从天龙山掠夺盗走的众多佛雕之一。日本山中商会将此像运至美国销售时辗转为哈佛大学艺术博物馆所得。
这尊出自天龙山第21窟的释迦牟尼佛石雕坐像,是典型的天龙山唐代造像的样式;肉髻高隆,面相圆润,眉线细长,双目微垂,双耳垂肩,法相慈悲庄严。身着袒胸露右臂袈裟,薄衫贴体,轻柔流畅,自然下垂,双足全跏趺安坐。整尊造像精美细腻,神态安详逼真。
唐代是我国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的巅峰时期,这尊天龙山唐代坐佛石雕像可以说代表了唐代造像的最高水平,
※ 此文非研究论文,仅供观图参考



【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石窟在山西太原市西南40公里天龙山腰。天龙山亦名方山,海拔高1700米。这里风光秀丽,历史上曾是北齐皇帝高洋之父高欢的避暑宫。四周山峦起伏,遍山松柏葱郁,山头龙王石洞泉水荡漾,山前溪涧清流潺潺。由于北齐时山下兴建了天龙寺,后人就习惯地称之为天龙山了。天龙寺,宋代易名为圣寿寺,一九四八年失火,寺庙被焚毁。一九八一年,搬迁太原南郊南大寺于山上,现已修葺一新。
天龙山的劫难发生在20世纪二十年代。1918年,日本人关野贞根据地方志的记载,找到了当时香火冷落、游人罕至、已被遗忘的天龙山石窟,并对石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1921年将他的发现发表在日本《国华》杂志上,天龙山石窟的佛教造像随即在世界上引起广泛注意。这以后瑞典的喜龙仁,法国的西林,日本的常盘大定、田中俊逸和山中定郎等纷纷前去考察天龙山石窟。
天龙山的重被发现也引起了日本奸商的觊觎,他们勾结我国古董奸商和寿圣寺和尚静亮,对天龙山进行了灭顶式的洗劫。天龙山大部分洞窟的头像几乎被日本人割盗一空,较小的佛像则被整体盗走,只有第九号洞窟的摩崖大佛,因为尺寸巨大,难以运输才幸免于难。大量的精美石刻大都先被运到日本,还在该国进行“天龙山佛雕艺术品展览”,然后贩运到日本各处及美洲、欧洲,取得暴利。
从1923~1924年,为时不过一年,就将从东魏至晚唐历500年经营的宝藏———近200处造像盗凿,包括了几乎所有洞窟的所有佛头、菩萨头,所有浮雕和藻井,天龙山石窟几被洗劫一空。破坏之惨重让人难以置信,致使现在的天龙山石窟差不多除了余存的风化严重的残躯断臂和败毁的基座,就是窟壁之上的累累凿痕。
天龙山的雕刻珍品最初大都被运到了日本,后来又有许多被辗转卖到欧美等国的博物馆或私人手中。据统计,约150件流散在海外,其中约有29件可以确知其原来位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