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2013-06-27 09:47:32)
标签:

镰仓时代康圆木雕

文殊菩萨骑狮图及侍者

东京国立博物馆

文殊菩萨骑狮-于阗王

佛教慧日佛像佛画

分类: 日本国宝、重要文化财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重要文化財 康圆作 1尊木造、彩色、镶眼像高69.5cm

镰仓时代 文永10年(1273) 兴福寺传来东京国立博物馆 C-1854

    在前面用绳子牵引狮子的正是于阗王;这里把于阗王塑造成于阗等西域诸国的保护神-毗沙门天的造像。毗沙门天本是佛教的诸天之一,是北方地区的护法,后来成为于阗国的护国天王,又是密宗的天王。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重要文化财】文殊菩萨骑狮图像中-于阗王立像-镰仓时代康圆作品: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文殊菩萨所骑狮子的头部刻有“法眼康圆作也”字样,且从现在与佛像分开收藏于大东急记念文库等的收录文书的记载来看,可知该像系文永10年(1273年)佛工康圆(kouen)之作。康圆(1207~?)为湛庆的继承人。发愿造像的施主经玄为兴福寺的僧人,该五尊像作为本尊,安置在12年后的弘安8年(1285年)所创建的兴福寺劝学院。

 

    该群雕像又被称为五台山文殊(godaisanmonjyu)或渡海文殊(tokaimmonjyu),是基于中国五台台是文殊圣地这一信仰背景所产生出来的图像,而渡海而来这一表现则是日本所特有的。该像底座框架(kamachi)上绘有海浪。将文殊菩萨作成头顶5个发髻(motodori)的少年容貌是源于经典中所述“童子相”,表达文殊的智慧犹如孩童般清明。侍从中的幼童造型为善才童子(zenzaidousi)。《华严经》中记载了善财童子遵从文殊菩萨的指引,遍访53位善知识终于悟得菩萨修行的故事。

----资料来源:隆日摘自-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相关博文】

 

【恭迎四月初四文殊圣诞】镰仓时代康圆木雕--文殊菩萨骑狮图及侍者立像:东京国立博物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