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来爱惜铁老大的羽毛

(2015-10-20 13:13:05)
标签:

杂谈

      本报评论员 翟春阳

 

火车票遗失被要求全额补票,浙江大学学生小陈将昆明铁路局告上法庭,要求对方退还补票款487.5元。

 

而昆明铁路局则回应称:一,甲购买了车票,乙没有购买车票,甲把自己的车票交给乙,乙凭甲的车票进站乘车,而甲用自己的购票记录进站乘车。这不仅侵占了广大旅客的权益,而且损害了国家利益。二,经核实丢失车票使用情况后,到站可退回补票款。

 

这真叫“你不说我还明白,你一说我反而糊涂了”:一,实名制下必须人、身份证、车票合一,怎么可能单凭车票就能进站?二,既然可以退款,那陈同学要求退回补票款岂非无的放矢?

 

浙江在线两名记者用亲身体验戳穿昆明市铁路局的谎言——试图一张车票两人乘车,无功而返;到退票窗口称车票遗失要求退票,则被要求“找回原票”,否则拒退。

 

很简单的道理,实名制下的车票就如银行存款,储户存折丢了,可有哪家银行将储户存款据为己有的吗?

 

当然不可否认,一张车票两人乘车的事确实可能发生,诚如铁路部门所言,“要做到在旅行全过程中逐一核验旅客身份信息,工作量会非常大。”但是否同样可以反过来推论,由于铁路方面在旅客进站过程中对身份认定相当严格,乘客想“混”进去的机会微乎其微,或者说试图无票乘车的旅客少之甚少,“损害国家利益”的担心是不是杞人忧天?

 

不能不说,实名制下车票遗失全额补票的做法,其实就是“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的翻版。

 

全额补票的做法已经够荒唐,但更荒唐的是铁路部门面对起诉的态度,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对汹涌的民意仿佛无视;甚至侮辱公众的智商,为了证明“全额补票”的正当性,不惜把中国铁路严格的安检程序说得一钱不值。

 

“全额补票”事件再次让铁老大并不良好的形象遭遇重创,人们相当疑惑,铁路部门的工作人员难道没有起码的是非感,没有基本的危机处理能力?他们难道不知道,最明智的做法是认错纠错,真诚向社会道歉,而不是强词夺理、文过饰非?有人说错不在人而在制度,铁路部门的某些规定没有与互联网、实名制俱进,但即便如此,他们怎么就没有展现出一点检讨的意识、反思的意识呢?

 

谁来爱惜铁老大的羽毛?这个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说到底还是中国铁路市场化改革的严重滞后。没有谁把铁老大的羽毛当成自己的羽毛;责、权、利缺乏相互的制衡,没有谁把铁老大的利益当成自己的利益。当前的铁老大,垄断的铁面依旧,垄断导致傲慢,绝对垄断导致绝对傲慢。傲慢会消解改进、改革的动力,消解服务至上、以人为本的准则。

 

必须为小陈同学点赞,她在对的时间做了一件对的事情,她的起诉为自己更为整个社会的公益,体现出年轻一辈对于权利的珍视与维护权利的理性;我们也要对审理此案的法官寄予厚望——站在公平正义一边,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判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