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可怜天下父母心!杭州公办小学报名第一天恰逢父亲节,不少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牺牲假期,为报名漏夜排队。其实,录取与否并不以报名先后为依据,那点排队的“时差”,没有意义。
小学入学报名,本来分分钟搞定,可家长却要漏夜排队,他们究竟担心漏掉什么?这是因为今年生源略有增加,部分公办小学容纳不下户籍生,需要调剂,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被调剂出去;看到别人排队,于是也从众一回。其实,学龄儿童户口、父母户口、家庭住房三者一致的“一表生”,一旦超出招生计划,完全可以按入户先后录取,而不是报名先后。
明明确确拿出最公平的“游戏规则”是最重要的;否则家长不仅想着去漏夜排队,恐怕还要琢磨着要不要乘着夜色去找关系送点什么。杭州此前推行公办小学和初中“零择校”——“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办”,就是一个较好、较公平的政策选择。而这背后,需要公办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充足化、公平化与均衡化。教育投入充足,教育资源才充足,唯充足而无调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一定要公平均衡,最大可能缩小差距,那么,择校本身就变得“零意义”,家长也就不会担心漏掉什么了。
前一篇:便利、体面、生产力
后一篇:用“互联网 ”挡住挖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