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光厨房”虽好,仍需铁腕治理

(2015-01-26 12:29:24)
标签:

杂谈

特约评论员 雷舒雅

 

前段时间,杭城最“严重的”食品安全事件就算老码头火锅了,接二连三,热闹了好几波。我当时一直很好奇,市场监督部门会怎么表态。结果这个关键点我看记者问了好多遍,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回答都是:“对存在问题的,该罚款的要罚款。”

 

替人想想,确实,怎么表态呢?怎么监督管理呢?对于过期产品,你查就是了;对于厨房脏乱差,你查就是了……但是对于菜品二次上桌,员工挖鼻孔等等,怎么查呢?

 

当我看到浙江力推“阳光厨房”的时候,感到似对症下药了。“阳光厨房”的出现,把私密的后厨展示在公众面前,可以说一束阳光直接对准了后厨卫生、员工行为规范等等敏感部位。你看,“买、汰、烧”,后两者确实能通过玻璃和摄像头看得见。政府投入7000万元,数目也不小。对于部分餐饮企业,消费者还可以下载APP实时监控后厨。

 

但要全面实现厨房阳光化,貌似真的没那么容易。浙江共有18万家餐饮店,其中大型餐饮和学校食堂1.1万余家,现只有1500多家大型餐饮和学校食堂改造为“阳光厨房”。就是说从前年试点到现在,也就是8%。的餐馆见了阳光,而且集中在大型餐饮。再说,餐馆这东西,今天开了明天关,没有门槛。何况,投入也是个大问题。18万家餐饮店全部都能政府投入吗?如果私营业主要自付,或者自付一部分,是不是又要加重成本负担?

 

相比上述“技术”问题,采购和烹饪过程的监管更加复杂。比如买这个环节,你看不见老板的幕后交易;罂粟壳粉碎放到某个叫做胡椒的瓶瓶罐罐里,你大概也会被蒙;过期肉在外边就混杂好了,再从车子拉来直接进冰箱,你想都想不到;另外,监控头多少也有盲区,不可能360无死角……

 

“阳光厨房”确实让人惊喜,但是它恐怕只能是监管餐馆食品安全的一种辅助手段,而不是包治食品安全的验方。我们的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更深入骨髓的病灶,而“阳光厨房”的紫外线只能针对一部分细菌。恐怕只有重罚,一票否决才能让这些层出不穷的“独家秘方”“业内潜规则”和“大胆创新”戛然而止。

 

2010年,在英国拉斯特郡的一家餐馆,一对中年夫妻因吃了一些带羊肉的菜而出现过敏,并引发其他病症。最后,这家餐馆被处以45万英镑的罚款,饭店也因无力负担这笔巨额罚金而宣布倒闭。如果国内的食品安全监管能够具有这样的处罚力度和震慑效果,餐饮行业必定噤若寒蝉,不敢以身试法。

 

本来,餐馆和食客是一对美味关系,但是在我们的现实中却显得“剑拔弩张”。“阳光厨房”虽好,但是更需要泰山可倚的铁腕,因为我们脆弱的神经真的再也经不起折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