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星际热”让谁脸红?

(2014-11-19 12:41:30)
标签:

杂谈

图片来自网络
 

 

本报评论员 王俊勇

 

最近几天,美国大片《星际穿越》掀起了一股“星际热”。在中国上映仅5天,《星际穿越》的票房收入超过2.6亿元。科幻迷怒赞其视角宏大,“理工男”热衷于分析其中的科学原理,“非技术流派”则被影片中的亲情感动得热泪盈眶。不同类型的观众,都在这部影片中找到了共鸣。

 

对中国观众来说,谈到欧美影视大片,总会联想到国产影视剧。进口大片仿若“别人家的孩子”,每看一次,对国产片的感叹就增加一分。《星际穿越》受热捧,能让我们悟到些什么?

 

应当看到,高超的艺术水平,是文艺作品受到欢迎的“金标准”。近年来,国产影视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出现了一些精品之作,近期正在热播的《北平无战事》就是最好的注解。但不可否认的是,国产影视剧依然不乏各类“雷剧”“神剧”,情节粗制滥造,格调低俗不堪。对于这样的现状,有的文艺创作人员还振振有词,说什么“太高深了观众看不懂”“大家就爱看俗气的”。现在,包括《星际穿越》在内的进口影视剧受到追捧,是对这种谬论的最好驳斥。中国不缺少具备高水平审美能力的人群,但是文艺创作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准及想象力都难以跟上受众的品位。对此,国内文艺界人士应该尽快补齐短板,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准,而不是自欺欺人地抱怨受众低俗。

 

当然,受众的欣赏能力是参差不齐的。文艺作品固然要满足市场的需求,但不代表要一味迎合某些受众的低级趣味。文艺作品也承担着提升观众审美能力的责任。说到引导、教化的责任,有的人可能觉得很痛苦。实际并非如此。就拿《星际穿越》来说,这是一部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硬科幻作品。《星际穿越》有着众多的科技名词和前沿理论,普通观众要看懂它,不是那么容易。但这并没有影响大家对它的热情。连日来,网络、微信上充满了各类科普帖,有的严谨细致,有的生动形象,都在教大家如何看懂这部影片,大有全民探索宇宙之势。对于《星际穿越》的制作方来说,这部影片既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向大众传播了科学知识,赢得了多方赞誉。可见,提升受众的欣赏水平,对文艺创造者来说,也是有利的。

 

《星际穿越》大肆“吸金”,靠的不仅是科幻情节,还有硬科幻外壳下一颗柔软的心。串联起整部影片的,本质是亲情。男主角因为要给女儿一个安全的家园,踏上了未知的太空之旅;同样因为答应了女儿要回到她身边,男主角从未停止返回地球的努力。浓浓的骨肉亲情,浸润着影片的自始至终。很多观众也确实被片中深沉的父爱感动得潸然泪下。爱,赋予了文艺作品灵魂。反观一些国产影视剧,不外乎斗小三、婆媳之争等狗血剧情,让人感受不到温暖的能量,如何能吸引受众?

 

讲好故事、温暖人心,这是当今受众对文艺作品的需求。近年来,境外影视剧在国内引发了接连不断的热潮,它们为什么能俘获国人的心?本土文艺作品怎样才能迎头赶上?这值得我们的文艺界人士深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