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王维审老师《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教育叙事》 的摘录与感悟

(2016-11-24 21:15:13)
标签:

侯立元

王维审老师

寻找不一样的教育

感悟

分类: 读书铭志

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我教育叙事》

 上海嘉定·侯立元

侯哥也读书(360-195

总之,我并不具备在体制下获得成功的基本条件。如果我愿意,凭着这三点,我完全可以心安理得地混过教师生涯的每一天。但是,我却选择了用文字来安顿生命里的痛感,并试着通过教育写作让自己的精神与磨难一起扎根。在持续的写作中,我可以轻易透过喧嚣与热闹,开始一场场关于教育的冷静思考和深度感悟。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教育已经不再需要鲜花和荣誉,而只是一份宁静的守候;教育已经不再是职业手段,而是生活的一部分。有掌声,我会行走;没有掌声,我亦会行走。(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自序)

侯哥也读书(360-196

原来,文字也是一种力量,可以轻易真抵学生的心灵。教育一旦走进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有了共同的愿景,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制度的捆绑、评选的刺激和考核的压制。我所做的,不过是给他们一盏愿景的灯,让他们彼此温暖、彼此点亮,在前行的路上走得更坦然、踏实、迅捷。(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11)一个小小的纸条、一封并不算长的信、一个交流的本子,都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工具,有时,甚至是教师走进学生的心灵的最好的工具。教育方法千千种,文字是增进师生友谊的重要一种。

侯哥也读书(360-197

潜心于用文字反思教育教学时,我终于明白了这样的一个道理:教育写作是教师成长的更大的平台。这个平台,很开放,很包容,谁都可以进入,谁都可以拥有。(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18)一个注定成不了被评选出来的名师的人,却成为了名师。因为他没有拘泥于体制的约束,混过教师生涯的每一天,而是选择了用文字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心灵。他找到了自身成长的生长点,那就是教育叙事。他通过教育叙事打开了教师成长的另一扇窗。

侯哥也读书(360-198

写作,其实就是对自己教育行为不断进行的追问、审视、推敲、质疑、批判……一个人养成了反思的习惯,很多想法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成文字;一个人选择了写作,骨子里就会有一点激扬文字的洒脱,而这恰恰是保证教育鲜活和生命豁达的精气神。(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18)一天过去了,我们有怎样的收获,我们又有哪些遗憾。如果可以,我将要进行怎样的改变?写着写着,烦恼变成了故事;写着写着,困惑有了答案;写着写着,多了一些方法。如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写的过程,就是教师自我解放的过程。

侯哥也读书(360-199

在一个以奉献为职业标准的时代里,教师往往以春蚕、蜡烛自喻,往往因为忙于奉献而忽视了自身的成长。教师绝不仅仅是一个无私输出的岗位,更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获取、不断积攒能量的职业。如果一个教师,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和成功作为自己人生的欣喜,而放弃提升自己的事业境界和生活品位,那么当其离开教师岗位的时候,将会一无所有。(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28)教师自身观念转变了,才会以更科学的方式看待学生的成长;教师自身能力提高了,才会以更佳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孔子强调教学相长本身也是强调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成长自己。

侯哥也读书(360-200

常有这样的体会:在抛开成绩以后,我们无论看哪个孩子都无比天真可爱,都是可以带给我们欣喜和愉悦的天使。但若套上量化管理的马夹,那些微笑的脸就会被分成三六九等,好的,较好的,差的,极差的,而划分的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和量化管理的分数。如若不是你班级里的孩子,如若你不必对他担负管理的责任,那么他的顽劣就成了活泼,他的倔强就成了个性,被他画得乱七八糟的校服就成了可以欣赏的艺术品,至少也是青春年少里一种可以被理解的涂鸦。如若他是你的学生,那么一切就都变得不再那么轻松和惬意,一切都会成为负担和压力。(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26)在教育的路上,我们会与许多学生相遇、相知,我们要有怎样的学生观,要有怎样的发展观呢?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我们又有怎样的发展观呢?

侯哥也读书(360-201

比如说两个学生打架了,如果你只是简单地把双方训斥一顿,把他们的斗志给强压下去,充其量就是解决了一件麻烦事而已;如果你能够细致地弄清楚他们为什么打架,从根子上解决问题,兴许他们就会成为好朋友;如果你能够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写出来,总结出好的经验和做法,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时就可以有所借鉴,省下不少力气;如果你除了总结自己的做法,再能够反思一下自己还可以怎么去做,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写成文章发表出去,就可以让更多的老师分享你的经验……”(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27)同一个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获得的效果完全不同,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也完全不同,同样,对自身的成长也完全不同。因此,在教育的路上,看似一件小事,我们要努力放大它的意义,于细微处润泽学生的心灵。

侯哥也读书(360-202

总有那么多脆弱的心灵,挣扎在艰难的境地之中,不用说分数,就连人生的轨道都有可能在某一个瞬间颠覆。小心翼翼地保护这些孩子,让他们融入正常人的生活,让他们永远感觉不到自己与别人的区别,这是一种长期、单调、折磨人的付出,更是一份枯燥、执着、无悔的坚守。很多人,因为没有看到付出后的回报,而苦恼,烦闷,甚至绝望。教育,也就在这样永无止境的自我否定中,渐渐失去了愉悦感和尊严。(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41)越是后进生他们越是渴望老师的关注,渴望老师的表扬,有时老师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赞美都可能让他们高兴好几天。在教育的路上,我们要努力呵护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在努力的同时获得成就感。什么人最容易放弃?无数次的失败而看不到希望的人。

侯哥也读书(360205

班主任当久了,习惯了分配任务,习惯了量化管理,习惯了指派,习惯了要求,却恰恰忘了我们分配的、量化的、指派的、要求的是孩子,是鲜活的、稚嫩的心灵。如果我们都能够像吸张师傅一样,给孩子们一份温柔的担当,让他们主动地成长,那么,我们需要做的,也仅仅是张好口袋,等待收获。(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65给孩子们一份温柔的担当,激发的是学生主动担当的热情,培养的是孩子优秀的思想品德。教育,有什么比唤醒孩子主动成长更重要的呢?

侯哥也读书(360208

如果把教育当成一次爬山经历,我们最大的失误就在于给所有的登山者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爬到山顶,成为英雄。但事实上,山顶很狭窄,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所以就有了拼抢和挤压,就有了残酷的竞争和剧痛的失败。最为可悲的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去问过那么登山的人,他们的目标是什么?山顶,山腰,还是山脚?谁是登山的人?老师是,学生是,我们都是。((王维审《寻找不一样的教育》p1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