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审题不仔细怎么办?
(2014-04-30 05:29:09)| 标签: 学习习惯教学实践审题不仔细侯立元 | 分类: 教育教学 | 
学生审题不仔细怎么办?
上海嘉定·侯立元
  每每发下练习册或考试卷,总有学生会因自己的粗心而唉声叹气,“这题本来会的啊!我真是太粗心!”,有时,也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他脑子倒是还可以,就是太粗心了!”然而我们会发现,这种所谓的粗心或不细心,会一直延续着,这一次粗心做错了,下次可能还是会粗心,我们不禁要问,这都是粗心“惹得祸”吗?
  1.多种学科都存在审题不仔细现象
  以昨日的试卷为例:
  当你看到同学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时,你会用鲁迅的哪句名言来劝告他。
  那么为什么会有同学选择第一句呢?我在班级中做了一个小调查,有几个同学的反映是:以前做过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我们觉得第一句比较短,就选择了第一句。是啊!第一句内容少,写的过程中不容易出错,然而它却不能针对人家的问题啊!可见,这是同学们在审题时不够仔细造成的。
  审题不仔细,或者未认真审题就及于下笔。
  再看,第二个例子:
  伤心的时候,有他们安慰的话语;没有信心的时候,有他们坚定的微笑;生病的时候,由他们悉心的照顾……
  问题:划双线句子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再写出一个吗?
  部分内容的回答是:省略了部分内容。语文在一些题目上虽然不存在唯一的标准,但对于一些题目来讲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比如此题,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和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是两种不同的问法,而问法不同,答案也就不同。此处省略号省略了父母在其他情况下对我们的关爱,而如果回答省略号的作用则是省略了部分内容。因此审题显得那么重要。
  “你能再写出一个吗?”写什么呢?写父母在其他情况下对我们的关爱的句子,而要写时,还要去观察文中的句子存在怎样的结构形式,这也是回答问题的关键,有的同学审题比较仔细,写的答案是:失败的时候,有他们耐心的开导。
  2.解决审题不仔细的方法
  学生审题不仔细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审题,避免自己所谓的“粗心大意”呢?结合对相关问题的网络查找与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第一,静心而做。
  现在部分学生在做题时,只求完成作业,重在速度,而没有去关注完成的效果。慌慌张张地完成作业,必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审题不仔细、书写不工整的现象。因此安排他们在书写作业前,估算自己完成这项作业的时间,并写在备忘本上,然后开始认真答题。这样学生可以静下心来,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来答题。这是一种习惯的培养,而坚持下来,提高的不仅是做题的正确率,还会提高学生以后的做事效率。
  第二,划出关键词。
  阅读理解也好,基础知识也罢,出题人出题时,肯定会设计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的关键词一定要把握住。比如,请你写出两句有关思念家乡的诗句。这句的关键词就是“两句”“思念家乡”“诗句”,这样回答时就避免只写了一句,也能关注到是写的“诗句”,而非“名言”。
  总之,学生审题意识、审题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引导,更需要他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前一篇:[转载]王安忆:教育的意义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