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研活动2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苏海虹 |
活动时间 |
2017.12.19 |
活动地点 |
|
活动主题 |
《狐假虎威》 |
主讲人 |
苏立秋 |
参加对象 |
二年级全体语文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一、确定课题 苏立秋老师对《狐假虎威》一课时进行教材分析,确定目标、重难点、关键,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各成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说说各自的看法, 重点讨论: (1)如何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狐狸和老虎的形象,能读好他们俩的对话。、 (2)如何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寓意。 (3)通过教学活动,以读为主,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创设情境,表演等学法。 三、形成《狐假虎威》的最后教学案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活动,大大提高了教研室教师的教研能力,同事也让教研氛围越来越浓厚,对语文课堂也更有信心了。期待更完美的生成。 |
||
过程确认 |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洪辉港 |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狐假虎威”的意思。
●教学流程:
板块一:揭示课题,引导审题。
1.你们喜欢动物吗?你知道哪些与动物有关的成语?一人说一个。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和动物有关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课题这几个字都是生字,请小朋友伸出右手,跟着老师一起写课题。
3、范读、齐读课题,课题中的其他生字你会读吗?老师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板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指导生字、词语读音。
2.初步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象故事的情景。
(2)出示填空:课文主要写了(
(3)课文中就有一句话把把“狐假虎威”的意思说出来了。你们能找到吗?
课件出示:狡猾的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的。
(4)引出“假”的意思是借着,“借”也是生字,范写“借”,你能为“借”换个偏旁吗?拓展儿歌:
板块三:动词突破,感悟厉害。(第1自然段)
1. 课件出示插图1,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 出示: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寻找食物。一只狐狸从老虎身边窜过。老虎扑过去,把狐狸逮住了。(动词用不同颜色)
3.
4.
板块四:角色朗读,巧妙对话。(2——6自然段)
1、过渡:狡猾的狐狸是用了哪些花言巧语蒙骗老虎的呢?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
描写狐狸的句子用“—”,描写老虎的句子用“~”。
2、交流第一句:“你敢吃我?”
(1)骨碌一转,那是狐狸在……?(2)什么是扯着嗓子?(3)学着狐狸的样子读读。
3、交流第二句:“老天爷……”
(1)这是真的吗(不是)老天爷在神话里权利最大,狐狸是在借老天爷壮自己的胆,真是狡猾。
(2)所有的男同学读读。
4、交流第三句:“百兽面前走一趟”
(1)范读,加上神态动作表情;(2)齐读。
5、师生分角色朗读。
板块五:神态表演,情境体验。(第7自然段)
1、
2、
左右两组对口读。
3、
4、观察文中插图:我们悄悄地跟着它们俩去森林里看看,你看到了哪些动物?除了图上看到的,你觉得还会有哪些小动物?
6、情境体验:小动物们,狐狸大摇大摆地走来啦,你们有什么想法?(理解“纳闷”)小动物们,你们为什么跑?出示:原来,狐狸是借着老虎的威风把我们百兽吓跑的,这就是狐假虎威。
板块六:小结明理,巩固迁移
1、在生活中,有些人自己没有本领,却借着别人的威风来吓唬人。生活中,你有没有见过这样的人,或者在书中见过这样的人?(结合实际说说)
2、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还有很多,比如:
坐井观天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鹬蚌相争
课后同学们可以去读一读,可以和你的好伙伴演一演。http://s8/mw690/002aBGKGzy7gVHymAXt47&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