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
(2013-01-09 13:50:41)
标签:
杂谈 |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_腾蛟镇第一小学_
项目名称 |
集体备课 |
项目负责人 |
王小伟 |
活动时间 |
2012.9.21 |
活动地点 |
四年级办公室 |
活动主题 |
亿以内数的认识 |
主讲人 |
周瑞兰 |
参加对象 |
四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
申请学时 |
|
活动内容 及进程 |
1、三位老师分析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2、周瑞兰讲解原教案的设计想法、如何实现教学目标及解决重难点。 3、黄象雄、王小伟老师针对原教案的设计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原教案基础上设计新教案。 4、教学过程。 5、教学评价及反思。 |
||
活动反思 与意见 |
通过本次集体教研活动,提高了教研室教师的教研能力,也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四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 |
||
过程确认 |
|
腾蛟一小教研活动考勤表
第
时 |
(上 )午 |
课 |
亿以内数的认识 |
主 备 |
周瑞兰 |
地 |
四年(6) |
参与老师:(教师姓名) 王小伟、黄象雄、周瑞兰 |
亿以内数的认识
(原教案)
小黑板出示:读出下列各数。
32680
(要求:说出万级和个级上各有什么数,分别读作什么,然后再合起来读) 1、学生说出计数单位和相对应的数位。
2、学生说出个级和万级。
3、学生读数:
32680读作三万二千六百八十
145800读作十四万五千八百
5205000读作五百二十万五千
了解数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
72650
2、说出下列各数是由几个千万、百万、十万、万……组成的。567000
40080000
72650中2在千位上,表示2个千;
5624500中2在万位上,表示2个万;
2845000中2在百万位上,表示2个百万。
2、学生讨论回答。
巩固练习
4050000
2、投影出示:
(1)56850549是(
(2)在54后添( )个0,这个数是五十四万。在63后添( )个0,这个数是六千三百万。要把12345变成一千二百三十四万,应该( )。在96中间添( )个0,这个数才是九百万零六。
3、游戏:用0、1、3、5、7组成四个不同的五位数,再读出来。
405 0000
9008 3000
3800 0400
2、学生先分小组回答然后全班交流。
亿以内数的认识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认识数位、数级。
(2)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并通过合作交流掌握读数的方法,能正确读出亿以内的数,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请学生说说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教师将其中的数据进行记录。
2.考考你:这些数你会读吗?(在万以内数据中选择4条:一般数、中间有0的数,末尾有0的数、中间、末尾都有0的数,让学生尝试读数)
3.说说你是怎么读的?小结万以内的数的读法。
4.关于万以内的数,你还知道什么知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
(2)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如: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3)数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4)组成:例8030是由8个千和3个十组成的。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还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屏幕上随即展示我国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及北京人口等有关数据。)
同学们这些数据你会读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读法,同学们有信心学好吗?
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读法
三、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通过预习课文,你了解了亿以内数的哪些新知识?
先四人小组讨论,在汇报,师在黑板上作简要记录。
1.数位名称: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
2.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边汇报边整理成数位顺序表:(略)
3.计数方法:
用万作单位,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由此得出: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要求学生在小组里拨珠数一数,然后请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示范。
4.分级方法: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都是一级。
(1)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一。
(2)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万。
(3)亿位和亿位以上的数位是亿级,表示的是多少个亿。
在数位顺序表上补充数位。
5.数的组成:在13819000 中8在十万位,表示8个万,说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6.总结: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占的数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7.练一练:
(1)一万一万地数,从九十六万数到一百零三万。
(2)十万十万地数,从七十万数到一百万。
(3)一千万一千万地数,从八千万数到一亿。(指名读,全班读。)
(4)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分小组读一读本小组成员收集的信息数据。)
四、数学亿以内数的读法。
看来大家对亿以内数的知识了解得真不少,那么这些亿以内的数你们会不会读呢?
2496 24960000 6407000 85000300
)小组推荐代表发言,其他同学补充,修正,最后进行归纳: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读万级时,按照个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4)试一试:读出下面各数。
569000 24600 708000
(5)向读得又对又快的同学取经,看怎样读起来更方便?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数出最高位后,按照数位顺序往下读;
先分级,用虚线把万级和个级隔开,先读万级,再读个级;(可以进一步询问:为什么用虚线隔开呢?)标上数位再读。
肯定学生的方法,然后征求意见:你们会选用哪种方法呢?
利用信息,学习有亿以内数的写法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方法,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意见: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对准数位一位一位地往下写,如果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2)一级一级地写,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教师鼓励同学提出质疑或进行补充。
3.即时练习:让学生试写第6页“做一做”的四个数。
师:这些数的位数很多,写的时候可能会出错,谁有好的检查方法介绍给大家呢?学生可能提出两种方法:
(1)写完后可以把写出的数再写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2)根据最高位的判断这个数是几位数,然后进行核对。
教师肯定学生的方法,并提醒学生写完后注意检查。
“亿以内数的认识”
1.注意知识迁移,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2.注意建立数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现实情境。
3.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需要改进之处:
《亿以内数的认识》评课稿
评课人:黄象雄
亿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认识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对大数的认识和学习,怎样根据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和认知规律,并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是这节课的着重研究的内容。教学中,周老师扎实的教学功底、自然亲切的教态、清晰的教学流程与层次、有效的教学策略均令参与教研的老师们印象深刻,特别总结几处亮点,与大家交流:
1、 注重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进一步建立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既熟悉又相当的陌生,他们最缺乏的是对大数的感性认识。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联系,导入部分引用孩子们生活中丰富的大数实例,这样的导入贴近生活又直奔课题,简洁又富有实效,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眼球牢牢地吸引住,同时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知识的信心与决心。课尾阶段,周老师又列举了温州各县、市、区的人口分布情况,特别是用线段图的方法,通过数形结合和孩子们的猜一猜、估一估的活动,进一步建立数感。通过感受一亿有多大,进一步使孩子们感受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 100 以内的数的认识, 1000 以内的数的认识, 10000 以内的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的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周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些有利条件进行教学。譬如,引导孩子读数时先读后四位再读前四位;从记数器读数到数位顺序表引入等等策略都激活了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
3、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与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借助记数器探究十进制计数法,进而自然地引出数位顺序表;通过倒着数、顺着数,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百万百万地数……,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数把数位、计数单位、数级、进率等重要概念掌握、理解得十分清晰、透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