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2015-05-23 14:31:04)
标签:

张涛

梅花奖

分类: 秦腔名家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
——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摘梅归来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517日秦腔《曹植》惊艳羊城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517日演出前新闻发布会现场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517日演唱现场热情可爱的观众

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张涛荣获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517日在《曹植》在广东粤剧艺术中心顺利落幕

    520日,由中国文联与中国剧协共同主办的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广州揭晓,来自西安秦腔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的秦腔当红小生演员张涛成功斩获梅花奖,为西安秦腔再添一枝梅。

    张涛此次荣获梅花奖的剧目是新编秦腔历史剧《曹植》,讲述了东汉末年曹操和其子曹丕、曹植三人之间为立嗣而发生的一系列明争暗斗,以及曹植、甄宓、曹丕三人之间爱与恨的情感交织。该剧于20108月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首次亮相,荣获多个奖项,受到业内外一致好评。几年来,听取多位专家意见多次修改,凝聚了秦腔剧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力量,反复打磨,已趋完善。

    517日下午,张涛参加梅花奖竞演剧目《曹植》在广州粤剧艺术中心圆满落幕,伴随着慷慨激越的旋律,从剧场走出的观众对来自大西北的秦腔赞不绝口。他们当中有一群特殊的观众,是冒着暴雨从深圳赶来,举着横幅高呼“深圳龙华新区梦回长安秦腔协会祝张涛先生摘梅成功!”这是西北乡党最朴实、最真诚的祝福,此时的张涛含着激动的泪水向大家表示感谢。在广州粤剧艺术中心的演出现场,七百余位观众被演员们潇洒自如的表演、高昂激越的唱腔、朴实大气的秦腔音乐所打动,一次次报以热烈的掌声,秦腔的独特魅力再一次征服了羊城观众,更让在广的西北乡党品茗乡音。

    张涛是秦腔舞台上难得的演员,天生有一副好嗓子、好扮相,悟性高,可塑性强,用行话说“老祖先给了他吃这碗饭的本钱”。数十载的舞台生涯,他坚持继承传统、勤学苦练。从艺校时期秦腔“苏派”艺术在他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继承“苏派”,正是从最难处却又最能彰显魅力处着手,潜心研习,艰苦磨练,反复实践,终于成功。赢得了行家和观众的认可。他那纯净甜美,运用自如,韵味浓郁的唱腔,响彻在大西北戏迷的耳畔,戏迷们说:“张涛唱出了秦人的心声。”无论是从化妆、着装、道具的运用,还是一举手、一投足、一眼神、一道白、一唱腔等舞台呈现的方方面面都做了细致入微的思考,加之他天生、不可多得的条件与悟性,成为秦腔舞台上可圈可点的好演员。从艺数十年来,在几十部传统剧、新编历史剧和现代剧中扮演主要角色。多年来,演出足迹遍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在广大秦腔戏迷群众中影响颇深。

   然而就在公司上下齐心协力经过几个月的排练、打磨、展演,一切竟演准备工作就绪,就在万事俱备,胜券在握之时,“天有不测风云”,意外发生了。

   由于从4月初三意社一直连续辗转于户县、扶风、宝鸡、甘谷、天水等地下乡惠民演出,数日来的连轴演出,特别是在甘谷和天水演出期间,由于食宿条件较差,天气炎热,演出任务重,使他积劳成疾,在演出后台突发高烧,被同事们紧急送往医院,经检查得知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而此时离比赛仅有9天时间,如采取手术治疗,势必不能参加此次演出,这不仅意味着自己无缘梅花,更是让背后为他此次申梅付出大量辛勤与汗水的单位领导、老师、同事长久以来努力付之流水。于是毅然请求大夫采取保守治疗,医院大夫告知有一种叫“土大黄”的中草药对此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张涛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与礼泉一位叫梁满库的戏迷取得联系,该戏迷得知此消息后,立即到塬上采好药,两小时送到西安,用于治病,炎症终于控制住了。15日他一出院即赶赴广州走台彩排,不向困难低头的陕西汉子终于用他坚强的意志硬朗地站在舞台上,顺利成功的完成了整场演出。

   张涛的摘梅成功,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着高超的演唱技巧、为秦腔奉献的精神,还离不开背后默默为之付出的上级单位和身边那一群同样为秦腔事业奋斗的可爱同事。

从去年该剧精排以来,省、市剧协,市委宣传部,曲江新区管委会,秦腔剧院等各级部门、单位积极协调,排除万难,努力创造条件让张涛在申梅路上成功走向终点。秦腔剧院组织有关专家对剧目排练情况进行指导,为剧目的提升打磨提出了修改意见,并认真听取广大戏迷的建议,促使剧目不断完善。在该剧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红琴甘当绿叶,饰演女主人公甄宓。另外,担任其他角色的李小伟、李康定、梁玉、王战毅、刘武利等演员也都是秦腔舞台上的佼佼者。而老一辈秦腔作曲艺术家姜云芳、张森龄二位老师甘当幕后助推者,担任作曲、配器为该剧的舞台呈现增添了不少亮点。更难能可贵的是年过七旬的姜云芳老师身患哮喘多年,为了顺利完成作曲,她每日吸氧数次,来回奔波于排练场和家里,反复与导演、演员、乐队沟通、研究,数次修改使得该剧音乐不断完善,她那股对秦腔事业的认真、执着和对后辈的爱护、支持的精神,一次次感动了剧组所有演职人员。

  张涛的成功,是西安秦腔剧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是秦腔剧院始终坚持出人、出戏原则,大力做好秦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引领秦腔文化事业繁荣的重大践行举动,此次摘梅成功,是西安秦腔剧院自2008年以来,继惠敏莉、李淑芳获梅花奖之后的第三朵梅花奖,至此,西安秦腔剧院拥有侯红琴、惠敏莉、李淑芳、张涛四朵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

  为秦腔喝彩!为三秦大地喝彩!(转自西安秦腔剧院网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