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一个故事
(2024-08-16 19:05:01)分类: 兴趣 |
作者今年七十三岁。老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我自来”。趁着头脑尚清楚尝试编个故事。郑重声明,故事纯属虚构,倘若某些只言片语暗合尊敬的看客类似经历,那可能是量子纠缠,苍天的安排,请君付之一笑,就算是我们的缘分吧!
闵京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胡同串子,矮个子一米六五左右,聪明过人,天生一个数学的头脑,对环境和物理有着天然的高敏感度,外貌就是福建、广东人的大众面相,好动,可以玩转大部分运动项目。虽然表面看上去平庸无奇,却常常自不量力地拔刀相助,打抱不平。可能是自幼《三国》、《水浒》看得太多中毒太深,论脾气像个山东的响马,其实,他有着百分之百的南方人的基因。
陆明出生在北京,祖籍上海,一米七五左右,清瘦大耳爱说爱笑,笑起来两眼就会眯成一条缝,具有亲和力和煽动性,自幼生长在机关大院。其父曾经是上海青帮的小头目,解放前加入了共产党。可能是这种特殊的基因影响,他的性格胆大包天,不怕铤而走险,也注定此生跌宕起伏,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
一所现代化的中学在山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镇拔地而起,这是一位五十年前曾在这里当公社书记的北京知青给这片贫瘠的土地点燃的希望之光。老乡们要给陆明立个碑,他不答应。乡亲们说:“我们的心中永远存着感恩您的无字碑”。
1998年7月6日,陆明的公司捐资1200多万元兴建的中学竣工并投入使用。这所崭新的中学占地45亩,由一幢能容纳18个教学班的教学大楼,80孔石窑洞的学生宿舍,以及周长200米跑道的标准操场组成,包括:理、化、生实验室,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图书室,教室的闭路电视系统,电话系统等。这些教学设施均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标准。校园四周环绕着新栽种的花草树木,如同夏日的烈焰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此举是陆明在还愿。1976年,他担任公社党委书记时,镇中心小学发生了塌方事故,3个不满10岁的娃娃被埋在塌落的黄土下,挖出来时,娃娃们已经没气了。这一悲剧在陆明离开山西多年后还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在镇里工作期间,他带领群众治山治水,修大坝造梯田,乡亲们至今还如数家珍。然而,当时他未能给当地建一所学校,可以说他是带着遗憾离开这片黄土地的。
在中学落成的捐赠仪式上,陆明动情地说,在美国迪士尼乐园参观考察时,看到中国杂技团在那里表演,演员们是河南的,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就十几岁。外国人边观看边问这些孩子:"还在上学吗?"陆明没有听清孩子们的回答,但看到提问者脸上同情的表情和他们拿出美元给这些孩子们时,他心里还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酸楚,禁不住又想起山西的娃娃们,回想起镇中心小学被埋在塌方下面的3个小学生。同样是这么大的年龄,人家外国的孩子是来迪士尼游玩,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却是去谋生。
陆明用一千多万元的血汗钱为他们修建的中学,其实是建了一座无字碑,目不识丁的老百姓能读懂它。这碑上记载着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一起重要历史事件,以及这个历史事件中一批优秀青年的艰苦人生和传奇故事。尽管这个历史事件已经宣告结束,但传奇故事却在当地流传着。它不需要任何媒体宣传,仅仅通过当地人民的口舌,就能一直传到下一个世纪,乃至更远更长的来日。那些陌生的后来人一定会骄傲地向世人宣称,他们那个地方曾经出过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杰出人物,他是北京人,却把青春奉献给了山西。
这所学校本身就浓缩和折射了许多外部世界的精彩内容,不仅本镇的青少年学生,连镇里的老百姓也完全可以通过中学这个窗口,间接地看到外部世界一些光怪陆离的“奇妙情景”。同时,为所有的学龄儿童树起一面奋斗的旗帜。可以预言,经过这个摇篮的培育和熏陶,一定会有一支优秀的少年队伍先后从中学的校门口出发,开始他们辉煌人生的长途跋涉。这所学校将成为他们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的加油站和转折点,会成为未来在这里成长起来的精英人才顶礼膜拜的母亲学校,成为从根本上改变人民经济、文化和生活面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