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对影片《梅兰芳》人物性格的分析

(2011-09-07 22:40:12)
标签:

杂谈

分类: 影视评论

   http://s7/middle/76868fdft77a2b2aad1f6&690

    昨夜看完《梅兰芳》后久久不能入睡,还沉浸在那个讲述了一群为京戏而疯狂的戏子、佳人的年代。戏中讲述了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之一的梅兰芳的前半生,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复杂但十分的微妙,影片在梅兰芳成名之后作了着重的描写。

  戏子,一个在当时社会被鄙夷的眼光看待的职业,他们不被尊重,只是被当成能逗人开心的一类人,用十三燕(梅称之为爷爷的人)的话说就是“下九流”的人,可有谁能体会到他们内心的那份孤独呢?梅家世代被太后所“赏”的纸枷锁套在戏里,没有翻身之地,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青年梅兰芳(黎明饰)已经红透了大江南北,得到了所谓“伶界大王”的称号。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梅兰芳大半生都是在扮演别人的角色,而失去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的理想,一切都在邱如白和妻子福芝芳(陈红饰)的安排和控制之下。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邱如白(孙红雷饰),他从司法局长辞职到梅兰芳的“经纪人”,只因听了梅的一出戏就“一见畹华(梅兰芳的字)误终身”了,把他的一生也献给了京戏,献给了梅兰芳……

  孟小冬,这个“梨园冬皇”的出现,仿佛一下子填满了梅兰芳内心的孤寂,她让他脸上多了一丝平常看不到的笑容,也许这就是幸福吧……哪怕能同她去看一场电影,梅兰芳就觉得很满足了,可他没能偿愿。在邱如白的逼迫下,孟小冬不得不选择离开,临走前,邱对孟说:“谁要是毁了梅兰芳的那份孤独,谁就毁了梅兰芳。”就这样,梅兰芳失去了自由的爱情。

  时过境迁,转眼到了1937年这个特殊的年份,梅兰芳决定洗手不唱了,面对日本人的哀求和逼迫,梅表现出了一个中国人该有的骨气,誓死不与日本人唱戏,好一朵在台上柔情似水,在台下坚贞不屈的梅花!你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你是世界戏剧史上的一朵奇葩!

  有些人肯定会说,在陈凯歌导演下的梅兰芳多少也沾点《霸王别姬》中程蝶衣的影子,我以为不然,两人虽然都是戏痴,相比蝶衣活在霸王与虞姬的世界里分不清真伪和性别来说,梅兰芳更愿意活在现实世界中,他不会被戏中的人物所束缚,也不甘心安于现状,人们从梅兰芳的戏中不光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而是一个个等待被释放的灵魂,他们急躁,他们活跃,可是被梅兰芳沉静优雅的气质所遮掩。

  正是梅兰芳的创新,祖上传下的“纸枷锁”在他这儿被撕得粉碎,也正是梅兰芳在美国的成功演出,从此作为一个戏子,使整个梨园行的地位提高了。这样一位名伶,也是我们不能所忘怀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