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2011-09-17 14:49:19)
标签: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教育 |
分类: 法哲学研究生考试 |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沙尘暴教学设计范例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沙尘暴教学设计范例 沙尘暴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认识各种自然力量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
3、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资料。 4、向学生进行自然界是不断运动变化的科学自然观教育。 教学准备
1.为学生准备沙尘暴天气的图片以及沙尘暴天气的影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结冰了教案范例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水结冰了教案范例 水结冰了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第3课)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2、能通过做形成霜的模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3、知道水的冰点与沸点。能用图表的方式表述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4、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获奖教案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昼夜交替获奖教案 昼夜交替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1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等现象都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2.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仪示例教学设计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仪示例教学设计 地球仪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2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认识到建立事物的模型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了解地球仪的一些主要标识,知道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赤道、两极、南北半球、东西半球和本初子午线;知道利用经纬网能够确定地球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教学设计范例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球教学设计范例 地球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1课)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 4.知道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状况。
5.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6.能选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图公开课教案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地图公开课教案 地图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一单元我们居住的星球第3课) 教学目标 1.看地图,明确地图的含义,了解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2.会从地图上获取所需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意识到地图的重要性,体会地图在生活实践中的作用。
4.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5.得交流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唐山地震教案格式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唐山地震教案格式 唐山地震
教学目标 1.了解唐山大地震的惨烈程度,归纳地震灾害的特点:暴发突然,猝不及防,预测预报困难,成灾广泛,后果严重。
2.能明白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推测地震的成因。
3、能用模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原因。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公开课教案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升高的河床公开课教案 升高的河床
教学目标 1.收集、阅读有关黄河的资料,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对比试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3.能结合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改造、利用和破坏,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2011-9-12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学案 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案
1 我们的生长发育 第一单元 我们居住的星球 2 地球 3 地球仪 4 地图 5 建立“地球档案” 自由研究 第二单元 地球上的一天
6 昼夜交替 7 谁先看到日出 8 昼夜温度的变化 9 一天中的动植物 自由研究 第三单元 地面形态的变化
◎ 谁先看到日出教学设计2011-9-12
谁先看到日出教学设计 谁先看到日出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第2课) 教学目标
1.能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通过观察、模拟实验、阅读资料、分析推理,探究生活在我国不同城市的人们谁先看到日出。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而且世界各地有时间差。
2.通过联想生活经验和自身体验活动,让学生明确科学探究可
◎ 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教案示例2011-9-12
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教案示例 表变化带给我们的信息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第7课) 教学目标 1、运用实例说明海陆的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
2、通过对地表变化的现象分析,认识地球地表运动变化的事实。并了解“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提出的事实依据。
3、引领学生体验科学家探索对地球地表
◎ 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之自由研究教案2011-9-12
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之自由研究教案 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之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四单元四季中的变化之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了解给大自然记日记的好处。 2、知道如何给大自然记日记。
3、培养学生长期观察、记录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4、意识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
有关竺可桢的资料、日记
◎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之自由研究教案示例2011-9-12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之自由研究教案示例 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之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二单元地球上的一天之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人在一天中的生理变化规律。
2、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情景进行设计,准确记录实验数据,初步会用曲线或对比数据进行分析。
3、能够和其他同学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和实
◎ 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之自由研究得奖教案2011-9-12
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之自由研究得奖教案 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之自由研究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之自由研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探究,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改变的影响,从而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关系。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2、通过知道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使学生认识开展科
◎ 溶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洞获奖教案2011-9-12
溶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洞获奖教案 溶洞
(鄂教版科学六上第三单元地面形态的变化第2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断变化的。
2、能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应用类比推理对溶洞以及钟乳石等的形成进行推测。
3、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流,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4、通过研究溶洞,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更
共 24
个资源 |
前一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后一篇: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