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互评互改(教案)
(2019-05-26 12:58:44)作文的互评互改(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评改的重要性,掌握作文批改的规范符号。
2、模仿范文评改法进行作文互评互改的尝试,在评改中提高作文水平。
3、体验自己亲身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激起强烈的作文兴趣与作文欲望。
4、从别人的进步与缺陷中,发现自己作文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失误,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养成修改文章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名言导入:“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章写好之后,也必须多看几遍,找出文章存在的问题。因此,修改就是成为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今中外,凡是文章写得好的人,大概都在文章修改文章上下苦功夫。
二、新课学习:
(一)作文评改改什么?出示范围:中心思想、观点和情感、材料、结构、语言技巧、文面(卷面﹑书写﹑标点﹑行款)、标题。
(二)怎么评改?教师介绍常用评改符号:删除号、增补号、换位号、接续号(连接号)、错别字号、赞扬号、分段号、保留号、后移号、留空号。
(三)知道了符号,怎么评改?
(老师指导,传授评改的具体方法)教师示范改,学生互批。
评改的10条要求 :
2.看卷面是否整洁 。这一条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应注意卷面了。
3.看错别字有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10分。2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看共有几处病句。 挑出作文中的病句,在下面划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在眉批处或原句处给予纠正。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10分,不再多减。 这样要求平时作文要养成勤于推敲和总结的好习惯,这样才能少出现不出现病句,才能增强辨别病句的能力。
5.看标点符号使用。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及时修改,促使要准确记忆标点符号书写形式和使用规范。
6.看文章的中心!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教师先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三 习作练习:
分发作文本,各同学根据刚才的练习进行评改,老师巡回指导。
四 点拨引导:
在多媒体上展示各自的改评情况,对改评中的优缺点进行评价。
五 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互改互评中,同学们不仅懂得如何评价作文,而且也知道怎样我们的文章才会光彩照人,以后同学们要积极的吸取他人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让写作不再是“拦路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