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2019-04-10 09:53:21)附件4: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课题名称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
课题批准号 |
2018XAGU067 |
|
课题负责人 |
吕娜 |
单 |
周至县第二中学 |
|
联系电话 |
13689260520 |
电子邮箱 |
393339031@qq.com |
|
课题进展情况 |
(1)进行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全面现状调查研究。 (2)课题组已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关研究的成果,并对本课题进行深化。 (3)组织课题组成员对中外教育理论进行学习。 (4)进一步制定调整研究目标。 (5)研究成果展示,整理分析在实施第一阶段中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 (6)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且培养良好的研究氛围,现学科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发挥育人合力,体现了人文化、生活化、特色化 |
|||
主要研究观点 |
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课程实践之中,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讨论热点。在“核心素养”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培养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教师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的传授轻核心能力的提升,表现在:刻意求新,热闹非凡,冷落文本,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脱节,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部分教师自我发展、主动发展、超越发展的意识淡薄,课堂教学创新不够等。 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构建适合校情、适合学情的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活动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打破各学科教学壁垒。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校园活动方案、教学模式创新、 |
|||
主要研究观点 |
打破各学科教学壁垒的综合教学活动,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研究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讨论热点。在“核心素养”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培养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各科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实质性的指导;通过课堂的实际反馈,再对课题理论进行完善,在动态中推进本课题。 1、语文学科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强调:注重教导学生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语文学科价值的能力(即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的主体,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科的感知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技巧,转变教学的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2、数学学科 在本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运用经典案例或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进行推理,运用数学概念分析数学关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英语学科
|
|||
主要研究观点 |
4、地理学科
|
—1—
主要阶段性成果 |
一、调查报告 1、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整理 2、国内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与分析 二、研究成果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的教学模式 三、实践 (一)开展“四课活动”。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实践。 1、示范课。定时安排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校内做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以学习和借鉴,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2、研究课。教师要有研究意识,学校要鼓励教师从自己教学的多种需要出发,要求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研究专题,以加大研究的深度。 3、汇报课。学校教研室经常组织课题评价和验收活动,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展示一节体现自己专题的课。有利于校内教研信息的交流,发挥信息动力的作用,更能够在校内烘托课题研究的气氛,使讲课的教师受到鼓舞,使其他教师受到启迪。 4、优质课。每学期课题组组织一次评优课展评活动,进行比较式教学,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形成创新资源库。 收集电子素材,包括图片、声音、课件、学件、微课、练习以及学生课堂作品等内容,推进学科教学创新实践经验积累。 |
下一阶段安排 |
1、归纳总结本课题研究报告
|
计划结题 鉴定时间 |
计划2019年10月结题 负责人签名:
|
单位意见 |
年 |
区(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
年 |
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
年 |
注:主要研究观点要求不少于500字,可附页 |
—2—
附件5:课题研究参阅资料一览表
序号 |
摘记日期 |
文章标题 |
作者 |
出处 |
1 |
2018-10-5 |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本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 |
张华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
2 |
2018-10-19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宋心琦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3 |
2019-1-6 |
学校责任、核心素养与大数据 |
顾月华 |
江苏教育报 |
4 |
2019-2-10 |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
汪瑞林 |
中国教育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参阅的资料请妥善保管,以便检查和结题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