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2019-04-10 09:53:21)

附件4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中期报告表

课题名称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批准号

2018XAGU067

课题负责人

吕娜

单  

周至县第二中学

联系电话

13689260520

电子邮箱

393339031@qq.com

课题进展情况

(1)进行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的全面现状调查研究。

(2)课题组已收集、归纳、分析、借鉴国内其他关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关研究的成果,并对本课题进行深化。

(3)组织课题组成员中外教育理论进行学习。

(4)进一步制定调整研究目标

(5)研究成果展示,整理分析在实施第一阶段中的成果以及遇到的问题。

(6)开展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并且培养良好的研究氛围,现学科融合,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促进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发挥育人合力,体现了人文化、生活化、特色化

主要研究观点

如何将“核心素养”具体落实到课程实践之中,则是一线教育工作者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难点问题。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讨论热点。在“核心素养”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培养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部分教师课堂教学重形式轻内容,重知识的传授轻核心能力的提升,表现在:刻意求新,热闹非凡,冷落文本,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脱节,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生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部分教师自我发展、主动发展、超越发展的意识淡薄,课堂教学创新不够等。

通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实践研究”,构建适合校情、适合学情的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校园活动方案和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打破各学科教学壁垒。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校园活动方案、教学模式创新、

主要研究观点

打破各学科教学壁垒的综合教学活动,为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研究核心素养如何转化为学科素养、如何在学科教育中发挥出整体的育人效果、核心素养与课程标准、学科素养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成为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育人目标的讨论热点。在“核心素养”落地实施上,关键问题就是把核心素养的内涵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结合学科特征、学校特点、学生特性,把培养核心素养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从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用本课题研究成果对各科课堂教学活动实施实质性的指导;通过课堂的实际反馈,再对课题理论进行完善,在动态中推进本课题。

1、语文学科

我们在实践的过程中强调:注重教导学生与人进行沟通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文字表达语文学科价值的能力(即倾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将学生纳入教学评价的主体,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科的感知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技巧,转变教学的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模式。

2、数学学科

在本课题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强调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还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使学生可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运用经典案例或身边的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数学的美。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方法进行推理,运用数学概念分析数学关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3、英语学科

    强化英语思维和逻辑的出发点具体落实在读写方面,减少思维和逻辑训练拓展到“听”“说”时的难度;阅读理解的积累,最终需要通过语言的输出来检测学习的效果。语言和思维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离不开思维。人们一方面用外部言语表达,另一方面也用内部言语进行思考。书面表达首先是“内语言”,是写作者和自己的对话,和自身语言模式思维模式的对弈,向新的语言知识和语言习惯的过渡和转化。

主要研究观点

4、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是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综合的学科,人地关系贯穿了必修、选修教材内容的全部。在地理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各区域的地理环境都由地形、气候、水文、植被、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等自然及人文要素组成,形成一个各种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体。学生学习地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知区域,综合区域多个要素分析,形成综合思维的过程。有了初步的综合思维习惯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做到知识迁移、举一反三。加强地理实践,包括在课堂内讨论、解答地理问题,绘制地理图表,进行地理实验,还包括在课堂外进行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的主题,让学生认识我国自然地理,了解我国公路建设、铁路建设、港口建设及桥梁建设快速发展历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当前,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形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念。

—1—

主要阶段性成果

一、调查报告

1、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与整理

2、国内其他相关研究成果归纳与分析

二、研究成果

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新的教学模式

三、实践

(一)开展“四课活动”。落实基于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创新实践。

1、示范课。定时安排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校内做示范课,给其他教师开拓思路,以学习和借鉴,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

2、研究课。教师要有研究意识,学校要鼓励教师从自己教学的多种需要出发,要求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研究专题,以加大研究的深度。

3、汇报课。学校教研室经常组织课题评价和验收活动,凡参加课题研究的教师都要展示一节体现自己专题的课。有利于校内教研信息的交流,发挥信息动力的作用,更能够在校内烘托课题研究的气氛,使讲课的教师受到鼓舞,使其他教师受到启迪。

4、优质课。每学期课题组组织一次评优课展评活动,进行比较式教学,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形成创新资源库。

收集电子素材,包括图片、声音、课件、学件、微课、练习以及学生课堂作品等内容,推进学科教学创新实践经验积累。

 

下一阶段安排

1、归纳总结本课题研究报告

    2、中小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相关的研究论文及实践性课件

 

计划结题

鉴定时间

计划201910月结题

负责人签名:

  2019 3  30

单位意见

                     (盖章)

年    月   

区(县)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审查意见

                      (盖章)

 

年    月   

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年    月   

注:主要研究观点要求不少于500字,可附页

—2—

附件5课题研究参阅资料一览表

序号

摘记日期

文章标题

作者

出处

1

2018-10-5

核心素养与我国基教育课程改革“再出发”

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2

2018-10-19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宋心琦

人民教育出版社

3

2019-1-6

学校责任、核心素养与大数据

顾月华

江苏教育报

4

2019-2-10

从主题教学走向核心素养培育

汪瑞林

中国教育报

 

 

 

 

 

 

 

 

 

 

 

 

 

 

 

 

 

 

 

 

 

 

 

 

 

 

 

 

 

 

注:参阅的资料请妥善保管,以便检查和结题时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