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题报告
(2017-06-14 12:15:14)
立项号 |
2016XKT—ZXYW008 |
课题名称 |
“作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
负责人 |
吕娜 |
所在单位 |
周至二中 |
||
结题报告 关键词 |
教学
“作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
||||
结题 报告 摘要 |
实施步骤如下:
一、 我们专门组织相关教师深入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大家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研究方向。我们语文教研组开设了一系列作文研究课用以进行初始阶段的研究。完成“作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指导入门课的准备工作。
二、 2.1.组织课题组教师提供宽松、真挚的作文环境,夯实学生基础知识。 2.2.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指导 2.3.实战训练写作 三、总结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 收集、统计学生在作文写作方面的问题以及在实施阶段取得较大进步的有益的教学经验。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收集学生的各种作文成果。举行相关展览、竞赛,有可能推举较好的学生习作在刊物上发表。 |
||||
结题报告 |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在什么背景下我遇到了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内涵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的定义。作文是作者通过在脑中构思和组织,通过语言描述和记录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叙述方法。 教学设计则是教师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所教授课程的学生的特点,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对整节课进行有序的安排的设想和计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并强调重点、难点,同时也有很多的教学方法可以选择,根据一定的步骤合理的安排整节课。
一直以来,由于部分教师教育观念比较落后,作文教学仍然沿着“一说、二阅、三讲评”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作文教学占据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很大一部分,是语文教学中最综合,最能发展学生个性,最能体现教学能力和学生作文水平的活动形式。但同时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问题最多仍然是作文,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们的调查,高中作文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在的语文教学基本都是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互通为辅。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和实际的教育效果,只有将学生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将学生的地位放到主体地位上去,教学效果才会有质的提高。教学方法陈旧、简单、枯燥,缺乏针对性、创造性,没有生机与活力,学生写作本身自觉无“趣”,文章无“心”,内容不“真”,形式单一,材料雷同,词语贫乏,语言干瘪,教学效果比较差。 2、部分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写的作文与生活脱节;很多学生的作文要么是无病呻吟,要么就是假大空套;作文教学“少慢差费”。
3、我们现有的评价机制有问题。当前,老师没有时间去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的想法,而是将大量的奖励放到作文批改和教授方面,只有重复性的去进行大量训练,没有教好教学效率。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研究的理论、实践、政策依据。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7年1月~2017年3月) 此阶段已经如期完成。 1、利用课余时间深入学习了《西安市基础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指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语文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研究方向。 2、语文教研组开设了一系列作文研究课进行初始阶段的研究。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会,成立了课题研究队伍,会上对如何有效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课题实施方案,制订研究工作计划。 3、完成“作文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指导入门课的准备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7年3月~2017年10月)
为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我们强调了为人生的写作,走写作生活化之路,使学生能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促进情感和材料的储备。此外,我们还强化阅读。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博观约取。首先,鼓励阅读教材及相关文章。其次,开设了专门的课内阅读课,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引导学生从《读者》、《青年文摘》等一些短小精粹的文章入手,逐渐过渡到名著简缩本,乃至大部头名著,研究性专著等文字的阅读。此外,注重与课外阅读交流相结合,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每日读报,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关注有关社论,促进对生活间接体验的认识。 2.2.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写作指导
2.2.1.体悟真情,锻造作文感染力
2.2.2.利用环境烘托气氛。所谓“一切景物皆情语”,无论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因为有了人的心境、情绪与活动的融入,都不再只是客观的存在,而变成“人眼中这一时刻的环境”了。 2.2.3.利用细节渲染动情点。要用一双有情的眼睛,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找到不平凡,认真观察生活,选取典型细节,然后细针密线,反复铺陈,浓墨重彩加以强化,利用细枝末节来构筑文章的血肉,让蓄积于内心的情感,可以如决堤之水,奔腾而下。
2.2.4.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
2.2.5.体裁的自由选择 作文是展现学生思维和个性的空间,特别是现在的“话题作文”更是给学生、体裁的选择一个极大的空间。 教导学生们在文体创新时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2.5.1.戏剧小品。集中体现矛盾冲突、语言鲜活、个性突出、场景变化小。 2.2.5.2.通讯报道。通讯报道要求真实、及时。 2.2.5.3.童话寓言。童话寓言需要形式多样,避免简单记叙和枯燥说理。 2.2.5.4.对话访谈。对话访谈需要与访谈对象进行深入交流,关注社会热点和生活中的争议问题。 2.2.5.5.故事新编。要求生动有趣,让读者能够受到教育和启迪。 2.2.5.6.另类文体。另类文体包括寻人及寻物启事、采购合同、广告、产品说明书等形式。
2.3.1.读书笔记 为了使阅读能成为学生积累的有效途径,丰富语言积累,素材积累,解决“不会表达”的问题,我们还要求学生作好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文学常识、好词好句、名言佳句、写作技巧、结合自己生活的感悟等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
2.3.2.随堂作文
2.3.3.专题作文
2.3.4.练考作文
3.总结阶段:(2017年11月~2018年1月)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1、课题研究报告。 2、根据课型,撰写相应的课例(教学设计)。 3、完成相关论文。 4、学生作文成果汇报(以检测的形式)。 5、收集学生各类作文成果。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存在的困难: 1、学生对写作毫无兴趣;作文与生活脱节;学生的作文无病呻吟,假大空套;作文教学“少慢差费”。 2、写作未能发挥师生聪明才智,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未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从狭隘的课堂教学走到主体教学,作文的教学成果才能上一个大的台阶。 解决思路: 1、强调了为人生的写作,走写作生活化之路,使学生能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促进情感和材料的储备。此外,我们还强化阅读。首先,鼓励精读教材并从教材出发,扩展相关的知识点。其次,开设了专门的课内阅读课,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引导学生从《读者》、《青年文摘》等一些短小精粹的文章入手,逐渐过渡到名著简缩本,乃至大部头名著,研究性专著等文字的阅读。此外,注重与课外阅读交流相结合,不断扩充学生的阅读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每日读报,了解社会生活的同时,关注有关社论,促进对生活间接体验的认识。 2、在教学研究实践中,通过课堂实践、实验、反思、总结、课堂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录、实验报告、论文、作文教学教材等等形式逐渐摸索出“厚实积累、深入点拨、实战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 3、实战训练创新作文 (1)、要求学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文学常识、好词好句、名言佳句、写作技巧、结合自己生活的感悟等等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
(2)、随堂作文
(3)、专题作文
(4)、练考作文
|
||||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