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总结报告

(2013-05-16 00:04:09)

 

附件1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2012XKT-ZXYW181

课题名称

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

负责人

吕娜

工作单位

周至县第二高级中学

博客网址

http://blog.sina.com.cn/u/1988229523

完成时间

 

成果主件名称

 

 

课题成果附件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序号

成果名称

成果

形式

应用发表情况(打“√”)

博文

发表

刊物

发表

会议

交流

教学

应用

1

归田园居•其三 赏析

论文

 

 

 

2

2012高考诗歌鉴赏(送别诗)

课件

 

 

 

3

《李清照词两首》教学反思

论文

 

 

 

4

让古诗词走进现代生活——《诉衷情》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论文

 

 

 

5

语文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分类指导

课件

 

 

 

6

描写古代儿童生活的诗词

课件

 

 

 

7

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课件

 

 

 

8

古诗文名言名句大全

课件

 

 

 

9

知人论世,赏读诗歌

论文

 

 

 

10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论文

 

 

 

11

“咏物诗”鉴赏教学设计

课件

 

 

 

12

论魏晋士风的达

论文

 

 

 

13

从高考文言文试题特点探究文言文阅读应对策略

课件

 

 

 

14

古典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

课件

 

 

 

15

古典诗词炼字题答题技巧 

论文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上突出研究特色和研究效果)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的文化思想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学好古典诗词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领略我们古代文化的精华,也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与修养。 
尽管学生从很早就接触了古典诗词,可是对于古典诗词的了解仅限于背诵知名的作品,了解知名的诗人和词人。比如熟知的“离离原上草”“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好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背诵,可是对于诗句的含义到小学阶段才能理解,对于诗人到初中才能有个模糊的认识,到高中阶段才能对诗人有个全面的了解。但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高中阶段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首先通过大量诗词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技巧,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其次引导学生对诗歌做整体的感知,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技巧。再次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让学生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做全面的赏析。最后教给学生解题的技法。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明确一般性问题的解答思路,在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时能做的更好。

通过一年来对学生在古典诗词方面全方位的引导、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1、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时,除了以前简单的背诵上以及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肤浅,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诗歌中的知人论世的道理,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学生现在鉴赏一篇诗歌会从各个角度分析诗歌,系统的体会诗歌,可以系统的进行答题,而不会漏项,片面。

3、我们语文备课组还分析了教学现状,从教师层面来看,部分人把诗词教学定位于识记的能力层面,多采用串讲解说的教学方式,相对忽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提升。以上这些都为诗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队研究课题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

4、我本人发表了一些古典诗词的习作以及论文;学生也写出了一些虽然稚嫩但是新颖、规范的古体诗词习作。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称

职务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1

吕娜

31

中教二级

教师

主持

2

杜国华

40

中教一级

教师

参与

3

惠红丽

35

中教一级

教师

参与

4

 

 

 

 

 

 

 

5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

审查意见

 

 

 

 

 

 

 

                        (指导专家签章)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

评审意见

 

 

 

 

 

 

(专家组长签章)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单位盖章)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2页的范围内。

 

附件2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立项号

2012XKT-ZXYW181

课题名称

中学生古诗词赏析方法研究

负责人

吕娜

所在单位

周至县第二高级中学

结题报告

关键词

古诗词 赏析 方法 技巧

结题

报告

摘要

首先通过大量诗词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技巧,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其次引导学生对诗歌做整体的感知,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技巧。再次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让学生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做全面的赏析。最后教给学生解题的技法。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明确一般性问题的解答思路,在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时能做的更好。

结题报告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古典诗词是古代文化的精华,包含着丰富浓厚的感情,博大精深的思想,深邃幽杳的意境,精致优美的语言,能使学生的文化思想自然而然受到熏陶。学好古典诗词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领略我们古代文化的精华,也可以提高个人的文化品位与修养。 
尽管学生从很早就接触了古典诗词,可是对于古典诗词的了解仅限于背诵知名的作品,了解知名的诗人和词人。比如熟知的“离离原上草”“锄禾日当午”“床前明月光”“春眠不觉晓”好多学生在学龄前已经会背诵,可是对于诗句的含义到小学阶段才能理解,对于诗人到初中才能有个模糊的认识,到高中阶段才能对诗人有个全面的了解。但是要做到知人论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高中阶段教给学生一些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指导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古代诗词的理解,即使是一首没有学过的诗,不熟悉的诗人词人,学生也可以通过所学到的方法去进行分析与总结。通过此次研究对使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有所提升,能增加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能增强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总目标之一是:“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无疑,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标准》在每个年级段都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古诗文的教学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渠道之一。古诗文的解读与审美是达到古诗文教学目的的重要途径。而完成古诗文的解读与审美要积极创设合理的方式与方法。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一)、目标:通过大量诗词的训练让学生掌握鉴赏古典诗词的技巧,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旨在提高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承中华文化。

(二)、内容及方法:

首先指导学生搜集材料,分类整理各种题材的诗词。

    在资料的搜集阶段是为以后鉴赏古典诗词打基础的,学生必须明确诗词的分类,从内容上分,从题材上分,从意境思想上分。

其次引导学生对诗歌做整体的感知,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技巧。

一看题目,题目能提示诗歌的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

二看作者,由作者确定朝代,了解朝代背景;看作者的创作风格“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派”“婉约派”;走近作者做到知人论世。  

三看注释或小序,注释或小序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

再次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让学生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做全面的赏析。

鉴赏的技巧可以用分析法,从内容角度对诗词进行分析;字词分析法:抓住关键词“诗眼”“词眼”抓“炼字”以便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主旨。诗句分析法:“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描写的是受束缚的鱼鸟希望回到过去优美的大自然中去。意象分析法:抓意象。情景关系分析法:分析意境。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整体阅读赏析法:高考试题常常是一首或两首诗词里综合考查考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尽管设置的考点不同,角度也不一,但无论是对字词、语句的理解,对意象、意境的分析,还是对情感的整体把握,思路基本一致,即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最后教给学生解题的技法。

   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明确要求,明确一般性问题的解答思路,在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时能做的更好。

(三)、步骤及过程

一)准备工作(20129)

   我校召开了小课题开题会,会上西安市教科所专家对我校部分教师的开题报告进行了修改指导,并对如何有效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做了说明。我根据会上所得及指导教师的建议对开题报告进行修改。

这一阶段我更加明确了课题意义,拟定研究方法,对后期进行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研究(201210月)

1.调查范围:

高三年级150名学生及其家长

2.调查内容

1)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分类和统计;

2)归纳并分析近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出题方向,考查重点;

3.调查方式

1)访谈法

2)观察记录法

4. 调查结论

1)学生在古诗词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时,只停留在简单的背诵上,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肤浅,做到知人论世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

2鉴赏方法单一。

3缺乏兴趣,视诗歌鉴赏为畏途,更不愿为此投入时间。

4我们语文备课组还分析了教学现状,从教师层面来看,部分人把诗词教学定位于识记的能力层面,多采用串讲解说的教学方式,相对忽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提升。以上这些都为诗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队研究课题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

2)近年高考古诗词鉴赏出题方向,考查重点:

1纵观2012年高考16套试卷(不含)海卷),共鉴赏评价古诗词17(浙江卷考查了2首诗),设题数目以2个小题为主,赋分基本保持稳定,分值在8分左右。题型设置以问答为主,兼顾选择、填空。主要是鉴赏一首诗两首诗比较鉴赏仅为点缀。注重衔接所学诗词比较鉴赏拓展延伸。题目设问大都指向明确又适度开放。

2与近年试题相比较2012年诗歌从朝代上看有以下特点:宋代诗词在2010年和2011年分别考查了9首和10首,独占了半边天,今年虽有所下降但也考查了7首,占了41%,仍是最多的。另外,唐诗近三年都在3首或4首,基本稳定。

3作者均非流诗人。著名诗人完全退出,避免了猜题押题。作者作品“陌生化”成共识,体现了公正公平。

4体裁以律诗最多,绝句、词次之。今年的诗歌在体裁上非常集中,除了律诗、绝句和词外,没有涉及其他体裁。2010年和2011年这三类体裁所占比率也不低,分别为76%88%。可见,这三种体裁最受高考诗歌鉴赏命题者的青睐。

5题材相对集中,兼顾其他。2012年高考所选古诗的题材有写景抒情(3)、咏物抒怀(3)、山水田园(3)等经典题材仍占据相当分量显得相对集中。这三种题材也是历年高考诗歌鉴赏题经常涉及的。201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试题在传承的基础上也做了一些变化和创新。

三)实验研究 (20121112)

第一步:建立诗歌知识体系。我带领学生勾画出诗歌发展的框架图,然后照图填入即将要学习的诗人、作品、朝代,相当于师生共同种植了一棵树,这棵树伸展开茂密的枝叶,诗经时代相当于树根,然后慢慢发展,到唐宋时期是最繁密的时候,树梢就发展到了清朝。

第二步:积累常见的诗歌意象。这部分的教学,我将其设计成研究性学习内容,开学初就布置下去,学生分组搜集整理,一个月后全班交流展示,互通有无,学生学得积极,掌握的也较好。

第三步:牢记诗歌鉴赏的术语。语文有许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但作为学生,除过增加涵养,提高审美能力之外,还要考虑一些实用的技巧,否则他们学习开不到效果就会失去积极性。我将讲授赏析方法与讲解答题技巧结合起来,学生很感兴趣。我反复强调,对于诗歌赏析,一定要用术语来阐述,要将自己定位为内行,首先就得说内行话,所以,我要求学生牢记一些常见的术语,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动静结合、以哀景写哀情、虚实结合、烘托、对比等等,分修辞、表达方式、表达技巧等。

第四步:教给学生鉴赏古典诗词的方法,让学生从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诗词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方面做全面的赏析。

第五步:我还利用网络、书刊等搜集整理和诗歌鉴赏有关的资料。并且加强理论学习,为整理成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一年来对学生在古典诗词方面全方位的引导、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

1、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时,除了以前简单的背诵上以及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肤浅,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诗歌中的知人论世的道理,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2、学生现在鉴赏一篇诗歌会从各个角度分析诗歌,系统的体会诗歌,可以系统的进行答题,而不会漏项,片面。

3、我们语文备课组还分析了教学现状,从教师层面来看,部分人把诗词教学定位于识记的能力层面,多采用串讲解说的教学方式,相对忽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提升。以上这些都为诗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队研究课题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

4、我本人发表了一些古典诗词的习作以及论文;学生也写出了一些虽然稚嫩但是新颖、规范的古体诗词习作。

一、活动照片

 

http://s12/mw690/7681f993gdd62dbc750bb&690


http://s1/mw690/7681f993gdd62dbdb84c0&690

 二、发表部分习作

http://s14/bmiddle/7681f993gdd62df3a3b5d&690

 

三、学生古诗词习作之送别诗部分

http://s8/mw690/7681f993gdd62fb4d3997&690


http://s4/mw690/7681f993gdd62fb915893&690

http://s12/mw690/7681f993gdd62fba3959b&690

http://s14/mw690/7681f993gdd62fbd6745d&690

http://s14/mw690/7681f993gdd62fbf83e1d&690

http://s8/mw690/7681f993gdd62fc3c3997&690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一)、虽然所带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态度有了很大改善,但是总的来说,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不浓,很少有人读课本之外的诗词,文化底蕴不厚,给赏析造成一定的难度。学生不喜欢背诵。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了解不够。学生学习诗歌不够系统。学生没有系统的答题方法。由于学生基础不一,老师在教学时很难顾及所有学生。

客观存在的问题给了我们很大的挑战,根据一年以来的经验,解决这些难题需要做到:

1、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2.力求让学生明白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轻松背诵。

3.利用手抄报、板报等形式使学生多了解古代文化常识。

4.力求交给学生赏析古代诗词的方法。

5.帮助学生学会规范答题。 

二)、我们语文备课组还分析了教学现状,从教师层面来看,部分人把诗词教学定位于识记的能力层面,多采用串讲解说的教学方式,相对忽视对学生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作为审美主体的感悟,束缚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发掘和提升。以上这些都为诗歌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所以我们队研究课题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准备。

参考文献

本次课题研究参考的文献有:《诗经选》、《唐诗三百首》、《新选唐诗三百首》、《新选宋词三百首》、《唐宋词选注》、《李白诗歌赏析集》、《杜甫诗选注》、 《白居易诗选》、 《李清照全集》、《唐宋词审美观照》、《唐朝各期诗人及其著作赏析》、《高考语文古诗词题浅谈》(戴绪益,语文教学与研究,199505期)、《探究语文教学中古诗词的艺术美》(徐应华、石成琼、赵代玲,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5期)等。

注: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6页的范围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