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言
潘言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11
  • 关注人气:2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创新德育载体  让育人更生态

(2014-12-15 15:05:43)
标签:

德育

学生

课程

园林

学校

分类: (原创)教育实践且行且思

创新德育载体  让育人更生态

潜江  潘新卫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让德育更生态、更有效?本文将从德育方式生活化,德育内容课程化,德育评价科学化三个方面探讨让德育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校课程,走进教育评价,让德育润无声。创新德育载体重要的是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积极的指导;推进德育内容课程化,按课程的标准对待德育;将学校德育纳入学校的总体评价,列入考核,科学评价德育。

【关键词】德育载体;创新;生活德育;课程德育;科学德育

 

走出校园,我们常常感受到来自孩子们的基本道德和礼仪的行为变化:见到师长不知道主动问好,甚至装没有看见;在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时不懂感谢;公交车上大声喧哗,对站在旁边的老者或长辈熟视无睹;随意打断他人谈话,不懂得认真倾听也是一种礼貌;不懂得谦让和宽容,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为个人利益可以争得头破血流;对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行为不是赞美,而是嗤之以鼻,被表扬者反倒被笑话成傻帽……这些现象虽然是发生在少数学生身上,但也足以让教育者反思。

我们反思什么呢?一直以来,国家从没有放松过思想教育,学生的课程设置上从来不会少了政治这门课,主流媒体上,从来没有中断过对先进个人的报道,为什么我们某些成人和孩子却似乎与这些教育天生绝缘,连最起码的道德规范都丢失殆尽。除去社会变革引起的价值观的变化、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的不完善以及舆论导向的偏离,家庭教育的缺失——只注重智育而忽视德育,社会和学校德育教育的空泛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要因素。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需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让德育走进学生生活,走进学校课程,走进教育评价,让德育润无声,育人更生态、更有效。

一、德育方式生活化

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孝顺父母,要懂得感恩,可是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孝顺父母,什么是懂得感恩吗?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幼教的文章,一个母亲很严肃地教育自己4岁的孩子,你要孝顺爷爷奶奶,孩子就凑到爷爷面前嘿嘿一笑,再凑到奶奶面前嘿嘿一笑,这位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很生气,孩子无辜地说,你不是让我孝顺爷爷奶奶嘛,我正在“笑”顺他们呢。也许你会说,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身上,等他长大了,他自然就知道该如何孝顺长辈了。

但是,我们试想一下,一个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捧在手心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孩子,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关心别人,如何照顾别人的人,等他长大成人的时候,他的眼里还会有别人吗?所以我觉得,我们对待孩子的教育,应该做到从小处入手,从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入手,避免不切实际的高大全式的楷模的塑造,避免与小学生去谈对于他们来说抽象的人的价值观、人的理想信念的教育。而把德育工作做实在、做具体、做细致,使我们的孩子成长为具备基本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合格的公民。

有效德育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德育回归学生的生活,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积极的指导。

一是从生活所需设置德育活动目标。我们要求德育活动目标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比如马家台小学、二实小西校区建设的“留守儿童之家”,开通亲情电话活动,设置的活动目标就是电话问候,感恩父母。园林一小推进的“五好润德,十品启智”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不同的德育目标。园林二中开展的零食禁入令,有效遏制了学生大手大脚、乱买零食、乱丢乱扔的生活习惯。

二是从小处着手开展雅行训练。生活就是由细节构成。人的文明素养往往是通过生活细节体现,因此德育工作必须着眼于生活细节,从小处开始。市二实小开展的新生一年级的队列演练,从教室起立到上下楼梯再到操场指定地点,一步一个环节的进行训练。争做礼仪小达人活动,让学生从捡起身边的小纸片开始训练。园林一小和园林三小开展的四个一活动就是从每天上学向家人道别、回家向家人问候开始训练。

三是从实际出发模拟生活场景。要避免学校德育活动的枯燥、抽象、低效,我们学校德育活动都努力模拟生活场景,开展扎实有效的教育活动。市二实小开展了新生看场景辨是非的雅行展示活动,就是让学生模拟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中的场景开始进行训练。园林一中开展的食品安全主题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模拟生活中各种食物出现的场景开始的。

二、德育内容课程化

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谈到知识与技能,大家都能想到学科知识和学科技能、考试技能,譬如: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地理应试技能,物理知识和物理技能、物理应试技能等等。毋庸置疑,如果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不考虑这些,肯定不是合格的老师,但是,其实我们不应忘记教师的责任,那就是我们不同于家长爱孩子、不同于公司老板经理要求员工,我们应该即教给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也应该让孩子学会至少是学习,再至少是了解社会知识和技能、生存知识和技能,我们应该将综合知识融于学科教学和教育过程中。

我们在德育内容序列化的基础上,推进德育内容课程化。将这些课程列入学期教学计划,排进课表,按课程的标准对待。这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又一举措。

一是开发校本课程。园林二中将学校的德育序列内容、主题教育等融合在一起开发了《学校之魂》、《青春之歌》、《南浦之韵》系列课程共六册,每个年级每学期一册。二实小开发了《雅行教育》系列校本课程。园林三小开发的《香樟树》让学生在传统的诗教文化里沐浴熏陶。

二是强化班团队会主题课程。各学校主题班团队会形成序列。收集编辑优秀活动方案,形成为学校校本课程,收到很好的实效。如二实小的一个年级一个精品活动,一年级新生雅行展示活动、二年级播种梦想主题活动、三年级放飞希望教育活动、四年级梨园诗会活动、五年级我爱家乡的活动、六年级留恋母校感恩教育的活动。园林三小总结出了雅行训练十个文明好习惯等。

三是突出专题教育课程。我们将市局规定的所有专题安排专人备课,形成教案,排进课表。马家台小学在教案里面还设有活动讲座资料及图片资料。

四是创设典礼仪式课程。分局是努力把典礼仪式课程化。从去年开始,我们要求学校每学期末必须认真设计好下学期的开学典礼的活动方案,报分局共同研讨定案。各学期之间主题形成有效的序列,把开学典礼变成了一个有效的德育场。如园林二中设计了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开学典礼系列,七年级以寻梦为主题,八年级以追梦为主题,九年级以圆梦为主题,依次展开。这就形成了一门有效的德育课程,避免了开学典礼的随意性。

三、德育评价科学化

作为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对学生有着教化的作用,那也是你的教育行为。比如两操,班主任未到,不重视,学生自然松散。我们作为班主任也应从自己言行细节上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使之更人性、人情、人道。班主任工作绝对是一门心灵艺术。我们将学校德育纳入学校的总体评价,列入考核。

一是学校评价社会化。要求各学校做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要求学校营造育人文化,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让学生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受到教育。如一中开展的班级文化展示,二中开展的学校文化整体设计,三中开展的班级名片展示等。同时我们还大力开展评校、评教活动,让学生家长和社会进行评价,如园林三中刚刚开展的学校开放日活动,就邀请家长对满意度进行评价。

二是教师评价岗位化。我们把教师的德育责任做为岗位责任加以强化。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让育人成为每一个教师的天职。我们推行的“雅行训练、师生同行”和师生共同参与人文大课间活动,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要求。园林三中开展的“三个一”活动,还要求所有老师每周找学生谈一次心、发现学生一个亮点、对学生说一句鼓励的话。我们推行的师生礼仪值岗,从学生进校到学生放学出校,学生在校活动的整个时间段都要体现出育人的特点,并融入了对师生的日常评价。二实小每学期开学初和每月第一个星期一早上校领导班子还一起在校门口迎接师生的到来。

同时我们还将德育评价融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加大了德育评价在课堂教学评价中的权重。

三是学生评价多元化。比如二实小开展的和雅校园十星学生评价,马家台小学的五爱学生评比,园林一小争创五好学生。

展望未来,我们将不断的优化育人环境,让学生在时时是德育,处处是德育,事事是德育的氛围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求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秋风写意
后一篇:冬悄悄地来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