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怎样做好考试质量分析
(2012-10-25 14:59:41)
标签:
质量教师考试学科教学 |
分类: (原创)教育实践且行且思 |
学校怎样做好考试质量分析
潜江
每个学期,除了期中、期末考试,还有单元、章节等阶段性检测。考试的目的是检查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与学的目标达成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或修改完善下一个阶段学习目标的管理计划,因此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很重要。
进行考试质量分析,找出教与学的得失,落实整改措施,以促进下阶段的教学,提高质量。但是各学校的质量分析要求不一样,效果也不一样,怎样才能做好考试质量分析,应该把握三点:
一、质量分析要注重分层推进
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了,全面的质量才能提高。分层进行质量分析可以确保每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一般期中、期末考试应该分为5个层次进行质量分析。
第一个层次:教师个人。考试后,教师个人要对自己任教的班的考试进行质量分析,包括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细致认真地分析。
第二个层次:班级。班主任要召开班级质量分析会。一是本班各学科的教学是否平衡,哪些学科教学需要加强,哪些学科教学需要调整。二是班上的学生是否全面发展,有无偏科等情况。
第三个层次:学科教研组或是备课组。教研(备课)组长主持召开。一是分析该学科教学的总体情况,哪个教师、哪些方面还需要调整或加强。二是该学科年级各班的情况,哪个班需要加强,哪个班需要调整。
第四个层次:年级组(较大规模的学校)。一是对所有学科进行分析,哪些学科要加强,哪些学科要调整。二是对班级进行分析,哪些班级需要加强,哪些班级需要调整。
第五个层次:学校。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并在全校通报,一是对全校的各个学科进行分析。二是对各年级进行分析。三是对各班进行分析。四是通报各个任教教师一分三率的情况。
二、质量分析要注重客观反映
质量分析要以统计数据为支撑,以学生的实际答题情况为主要内容,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第一,要对试卷进行分析。包括试卷的内容、试题的分数权重,试题的难易度,试题对重点的把握情况,试题质量的高低等等。
第二,要对阅卷情况进行分析,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主观题宽严尺度是否始终一致,有无差错等等。
第三,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应用能力,学习目标的发展等等,特别是对失分率较高的题目要分析原因。
第四,要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特别是一分三率的情况(平均分、优分率、合格率、低分控制率等),要从统计数据中发现问题,找出症结。
三、质量分析要注重整改提高
质量分析的目的是要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整改提高。
第一,目标要明确。以促进教师成长和发展为主要目标,其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教学结果,而是诊断教师教学中的问题,制定教师个人发展目标,满足教师的个人发展需求。
第二,措施要具体可行。质量分析要帮助教师制定具体可行的应对措施。
第三,要注重效果。措施制定后,要落实过程管理,确保整改有效果。
第四,要突出重点。重点就是一分三率。既要解决学科教师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解决教师存在的个性问题。
第五,要注重结果的运用。对教师要有促动,要有促进。
学校 年级 班 学科
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20 ~20 学年度 学期
考试日期 年 月 日
应考 人 |
实考 人 |
考试形式(可复选):闭卷( )开卷( ) 笔试( )口试( ) |
||||||||||||||
考试时间 分钟 |
试卷满分 分 |
是否交换监考 |
是( )否( ) |
|||||||||||||
命题范围 |
|
试卷来源 |
|
|||||||||||||
一、考试题型,结构分析(占席卷比例%): 填空( %) 选择( %) ( %) ( %) ( %) ( %) ( %) ( %) ( %) ( %) ( %)作文( %) |
||||||||||||||||
二、试卷质量分析 1、考试内容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符合( )基本符合( )不符合( ) 2、易、中、难题(4:4:2)比例分配:合理( )基本合理( )不合理( ) 3、知识点覆盖面:宽( )中( )窄( ) 4、试题量:大( )中( )小( ) 5、难度评价:优( )良好( )一般( )差( ) |
||||||||||||||||
三、阅卷情况分析(1、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2、阅卷过程是否规范;3、主观题的宽严尺度是否始终一样;4、给分、扣分、合分、登分是否有;5、评分标准的把握情况、给分、扣分是否公平、合理;6、其他注意的问题)
|
||||||||||||||||
四、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失分率最高的题目以及失分原因分析。
2、补救意见和措施。
|
||||||||||||||||
五、考试成绩分析 1、成绩数据统计 |
||||||||||||||||
最高分 ( ) |
最低分 ( ) |
平均分 ( ) |
优分率 ( ) |
合格率 ( ) |
低分控制率( ) |
|
|
|
|
|
||||||
分数段 |
|
|
|
|
|
|
|
|
|
|
||||||
人数 |
|
|
|
|
|
|
|
|
|
|
||||||
百分比 |
|
|
|
|
|
|
|
|
|
|
||||||
2、统计数据表明的重要信息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3、对学生学习及答卷情况的评分(含学生基础、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及应用能力等) |
||||||||||||||||
六、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思 1、考得好的题与教学的相关性及采取过什么措施 2、考得不好的题,在教学上有什么疏忽 3、有哪些是教学中未注意或未重视的 |
||||||||||||||||
七、今后工作思路、策略和措施 |
||||||||||||||||
质量分析报告执笔人 |
|
学科教研(备课)组长 |
|
|||||||||||||
学校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