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里还是需要一些理想元素
文/弘静静
今天儿子醒得特别早,刚6点就闹着要起床,说是学成语故事里的两个人(闻鸡起舞)。当娘的我,也只能舍命陪君子。儿子拿起纸片去“舞剑”,我便拿起手机看微博。
进入“热搜”里看到这个话题。本不喜欢看这类似的新闻,觉得过于残忍,但又忍不住想去了解背后的故事和结局。
故事的开头便是可悲的。我不知道男人在同意跟女人结婚的时候,是否已经知道女人并非处女。如果不知道,结婚20年,却仍然为这件事去纠结,那么,男人与女人过日子的诚意去哪里了;如果不知道,是因为女人故意不告诉他,女人在结婚之初,便触犯了婚姻的基本原则;如果男人在结婚时便知道女人非处女,然而,20年过来了,仍然经常在这件事上放不下,而与女人吵闹,那更是思想有问题。
自从有了微信后,朋友圈里便满天飞的各种“心灵鸡汤”。很多类似于,爱情必须讲究纯粹,一些把爱情建立在物质上的理念都被视为不是真爱,并被套上了“虚荣”的称号。看的人、转的人、信奉的人多了,有些专家便出来解释,鸡汤喝太多,容易上火,要对这些鸡汤适可而止,不能信过了头。
当时,我的理解是:这种纯粹的感情大概可遇不可求。尤其是类似于“你若想我,自然会找我”、“你若爱我,便自然不会嫌弃我的过去”、“你若爱我,便自然会喜欢我的优缺点”之类的,尤其不可全部信之。
未婚的时候,我对婚姻的定义是只要两个人在一起能过日子就行了。后来的日子,让我十分后悔当初的糊涂。现在我对婚姻的理解是,两个人一起搭伙过日子,不能没有感情的支撑,不能完全忽略物质基础,毕竟都是凡夫俗子,需要柴米油盐养活,单纯的风花雪夜,没有现实残酷的考验,也不足以成就真正的婚姻。同时,真正的婚姻,也必须有一些理想元素。例如,那些“鸡汤”里“你若爱我,便自然不会嫌弃我的过去”等等。
我无法猜测事件里的女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更不知道在她的婚姻里,她承受了多大压力和折磨,但是无论怎么样,一个嫌弃自己过去的男人,大概不适合结婚,谁没有过去呢,女人大可以选择放弃,无论怎么样,也不能对一个小孩子下手。
可怜的孩子,接下的日子该怎么过。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她身上,想必若不是留守儿童,也定是父母对她的关爱不够,不然,怎么会多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仍然不被家长察觉呢。这样的环境下,孩子的一生必定坎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