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报兴趣班应重兴趣轻数量
文/筱-宝贝儿 图/网络
5岁孩子每天上四个兴趣班,欲报警把妈妈抓走。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第一反应是笑。现在的孩子可真有趣,自我保护意识挺强的。随之而来的是反思。给孩子报这么多兴趣班,是社会给的压力,还是孩子生不逢时呢?各种问号在脑海里打转。
想起了某年夏天,下着倾盆大雨,街道的排水系统都跟不上雨的节奏,两边的排水沟都积满了水,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雨水的冲刷,整个街道、树木都焕然一新,心里那叫一个畅快。小区门口公交站一对正在等车的祖孙映入眼帘,小朋友提前某培训机构统一发放的小包,看上去差不多5、6岁的样子,正无聊的蹭着站台上的广告牌子,奶奶手举着伞等待公交进站。
猜想,这应该是去赶兴趣班的。顿时,心里被一阵无奈感充斥着。这样的情形看得太多。尤其在周未。这么小的孩子,每天像赶场子似的,上学、作业、兴趣班(培养班)的来回颠簸,留给自己的时间太少了。当时,我便想,若我有孩子,我一定不会这样。
现在我有孩子了,从小到大,我都抱着一种放养的态度,当很多小朋友满口百以内的数字、唐诗、三字经、百家姓的时候,儿子还停留在“鹅鹅鹅”阶段,直到现在,已经大班结束的儿子,刚刚只能数到20,唐诗只会两首,三字经只会前三句,汉字认识20个左右,至于什么唱歌、跳舞之类,更是从未涉足,每天只会乱哼些动画片里的歌曲。有时候,我会很担心,我这做不闻不问,会不会对他将来的学习造成什么不良好后果,毕竟再过一年,就是小学生了,那时候的学习压力,会自然而然的来,到时候,他会不会怪我没有给他好的学前教育。
前段时间,也考虑过给儿子报个兴趣班。征求小朋友的意见,他对画画、跆拳道比较有兴趣。苦于我工作的地方太小,儿子比较有兴趣的两个班都几乎无人问题,培训机构便没有开班,儿子的“兴趣班”就停止在“萌芽”路上了。
儿子挑了跆拳道,意料之中,他就是那种喜欢打打杀杀的主,梦想变成“铠甲勇士”,打败坏人。挑了画画,意料之外。从大人的角度看,他确实没有什么作品。每次拿起画笔,就是随处乱画一通,即使是填颜色这样的事,他都没有耐心规矩涂好,要么填得乱七八糟,要么颜色搭配标新立意,完全不按“图解”来,小朋友美其名曰“那是他的创意”,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对画画感兴趣。不过,听他讲“创意”的时候,却有模有样,有理有据,我是个懒妈妈,也乐得让他随意“创作”。
从儿子身上,我看到了兴趣的重要性。我一直倾心的“围棋”。希望儿子的第一个兴趣班报的是围棋,当和他讨论到围棋的时候,儿子果断拒绝了,任我怎么把他拉到话题里来,他都一副“不关他事”的态度,如跆拳道和画画般的滔滔不绝完全没有了。
单位有一个长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兴趣班要报,但应该从重‘兴趣’的角度出发,通过兴趣去培养一个孩子、一个人的修养、情操和气质,而不是仅仅希望通过某种‘兴趣’去取得什么名次或找到什么捷径”。很赞成长者的观点。
在这个社会上生存,几乎是在娘胎里就开始“争”,“争”个好日子出生,“争”个好医生出生,“争”喝什么奶粉,“争”穿牌子、“争”上什么幼儿园等等,各种比、争、抢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稍有不力,便会落后于人。于家长、于孩子,都充满了压力。作为家长,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作为孩子,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唯有家长劳心劳力却不得好。
在为孩子报兴趣班的事情,家长缺乏专业知识,我们唯有从中找到平衡点,从相对面去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能够更加乐意学习,才不至于让孩子那么辛苦和反感。其实,只要给孩子相对的尊重,他们是很乐意配合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