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娃“听话”的小妙招
文/一起长大
http://s10/mw690/768113efxcc5076970dd9&690
这两周,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娃爱上称自己为“小猪”或“猪猪”,比如,在抢着自己穿鞋的时候,他会一边要求,一边说“猪猪好棒”,在喝完奶后,他会说“猪猪不浪费”,偶尔要求自己动手吃饭的时候,他会说“猪猪自己吃”......总结之后,我发现“猪猪”仿佛是一个能人的化身,而娃又特别崇拜这个“能人”,所以自称为“猪猪”,分析到这一点后,我抓住机会,当预见到他可能会拒绝我们的安排或要求做一些带有危险性及我们不愿他做的事情时,我会提前说:“猪猪......”,没想到,这招还真有效,几乎是缕试不爽。
http://s11/mw690/768113efxcc507720a19a&690
再后来,我读了林怡的《别以为你会爱孩子》之后,我了解到“泛灵性”这一词,在百度上搜了一下,没找到“泛灵性”的百度百科,但就我理解,“泛灵性”即儿童偏好用拟人的眼光去看到任何事、任何物,比如:娃拒绝洗手,我们可以跟娃说:你手上有很多细菌虫和病毒虫,他们最喜欢和小朋友玩生病游戏......试着将这些东西带入人的性格,娃会更容易信服和接受。
http://s7/mw690/768113efxcc5077d336e6&690
了解了之后,我试着用这些这个方法来对待正处“我做主”时期有点小叛逆的儿子。
事例1:外公的手表不见了,找了常放的地方,就是找不着,后来我们分析,肯定是娃干的,外婆这个目击证人也亲眼所见娃曾拿过手表,亲耳所闻娃说过要把手表丢了,外公就故意吓娃:我的手表丢了,你快去给我找来,不找来就要你赔钱的,“赔钱”这个曾经十分凑效的招,现如今已经不管用了,儿子理也不理,继续自顾自的玩,我想,估计是儿子不知道丢哪里去了,据经验,只要是他丢的,一般情况下,他是能找回的,我就说:“猪猪,我们来玩找手表的游戏好不好?”娃一听,立马眯眼他象征性的小眼睛,笑眯眯的看着我说:“好啊”,然后我们就开始说:“手表,手表,你在哪里呀,快点快点出来陪我们玩”之类的话,儿子就拉着我的手,很认真的一会儿翻下沙发,一会儿翻下柜子,一会儿看下桌底,始终没能找到,后来儿子把我拉到厕所,说丢到厕所垃圾桶了,外婆就翻找了一会儿,仍然没找到,我就想,估计是丢到厨房垃圾桶里(因为家里所有地方都找过了),而且儿子有曾经丢东西去厨房垃圾桶的“前科”,不幸的是厨房的垃圾桶在手表丢后倒一次,虽然手表这次没能幸免,但是可以看出,这个方法能吸引娃的注意。
事例2:娃特别不喜欢自己走路,一出门,就拦在你面前,两手一伸,闹着“要抱,要抱”,为这事,爸爸曾经打过他,可也没能起到多大作用,该抱的时候他照样要你抱,还特喜欢“杀熟”--就是我,凡我带他出门,只要把门打开,他立马拉着我的衣服“要抱”,我是没办法拒绝他的,只好抱呗,可是我一90斤多的主儿,抱着快三十斤的家伙,而且这家伙又特爱动,抱在身上,一会甩向这边,一会甩向那边,不到五分钟,手臂仿佛要被扯下来般,求着哄着,使出各种招,他顶多给你来一吻,然后用我常说的话:“妈妈,我给你力量”,这精神力量哪够用啊,一次,我就说:“猪猪是最棒的吧,猪猪肯定想自己走路,我们来玩找蚂蚁游戏好不好”,哎,有效,小家伙扭着身体,主动说:“我自己走,我自己走”,当然,没走一会儿,就开始要抱,不过,总算是让我的两只手放松了一下。
所以我想,在适当运用“泛灵性”之后,加上一些自编的小游戏,再添点故事的味道,想要娃为咱所用的也不难嘛。
http://s3/mw690/768113efxcc50784c0d62&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