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婆带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2012-09-12 09:00:00)
标签:

育儿

丰满

婆媳关系

骨感

新浪亲子

分类: 新浪征文

婆婆带娃: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文/一起长大

     新浪亲子新征文《婆婆带孩子的那些事》,情绪有瞬间的激动,这些触动,缘于那些难忘而矛盾的记忆,缘于那些不可思议的事情,缘于那些闻所未闻的观点,缘于那些过于理想的希望。

     婆媳关系一直是社会矛盾的一大焦点,对于奔三80后媳妇们,她们很多都选择‘相见不如怀念’来处理21世纪的婆媳关系,保面子,留里子,少见面,矛盾少,身为80后的我,最初却不这么想,一方面自认为比较明白事理,生活也没有太多禁忌,从男人口对婆婆也了解一点,结婚的时候与婆婆相处过几天,确实是位朴实的农村老妇人,话很少,不挑剔,当时,我就想“婆媳矛盾”这四个字肯定不会出现在我们身上,两个都不挑剔的人,怎么会有矛盾呢?

      然而,人家说:爱情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与婆婆共住一个屋檐下,不到一年时间,回想起那段日子,以及那段日子带来的恶果和让我看清的很多事情,让我真是后悔莫及,同时,我更想说:婆婆带娃,婆媳关系,正应了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说实话,婆婆应该归在“好婆婆”这一类。第一,非常勤劳。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那种做惯了、闲不住的老人,有事做事,没事找事,直到晚上上床睡觉才歇着;第二,非常老实。婆婆是典型的农村老妇人,60多年长期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农村,出门次数屈指可数,丈夫孩子就是她的整个天;第三,从不挑剔。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何况是会思考的人类呢,尤其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女人,婆婆却从来没有像某些婆婆那样,对自己女儿一个标准,对儿媳又是一个标准,衣食住行照样随心所欲;第四,非常能忍。我这个人是直脾气,有什么说什么,可耐心却没有多少,一件事提了几次,对方答应了,而始终没有实现,虽然心理能够理解对方的不易,但是脾气上来了就怎么也想不通,但是不管我怎么发脾气,婆婆从来没有主动挑起过战争。归就这四点,有这样的婆婆,我本应该感恩戴德,可为什么还存在婆媳矛盾呢?

      我常常会问自己,难道我真是男人和婆婆口中那种“故意挑剔”的儿媳吗?我实在不愿承认,我确实不是故意的。如果是那样,我与其让婆婆来了再故意挑剔,不如当初就不让她来,何必要来来去去闹得家无宁日呢?

     想来想去,导火线在儿子身上,根源却在男人身上。

    第一大火球:婆婆来自农村,在勤劳朴实的背后,往往有着一颗特重的“重男轻女、落后封建、刚强坚毅”的心,于我这个从未生养过又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儿媳,那种“我生养几个,难道比不上你没生养的”观念就人之常情的来了,确实很难让一个几个孩子的妈,去信任和听从一个新妈妈的育儿理念,因此,给娃的洗脸、洗脚毛巾盆子从不分开、整整两个月三餐吃米粉、一个月三餐都吃面条、娃的碗经常带着上一餐的残留、穿得像个粽子、爱抱娃不敢把孩子放手、说话老打击娃、动手能力上全部包办、心理性格培养上全部忽视等一系列老人带娃的问题一个不落的出现在我们家,身为职场妈,早晨6点出门,晚上6点回家,照顾得到的实在有限,每天抱着美好的希望,告诉婆婆该怎么怎么样,婆婆答应得好好的,每次都以失望收场,没耐心的我实在要忍出内伤,同时,婆婆的少言和老实遇到脾气暴躁的我,很多时候,很多话她都不当面对我说,而是对男人说,在这个亲眼所见都未必是事实的社会,“转话”真是一大忌,何况咱遇到的又是“妈错了也要顺着的男人”。

     第二大火球:老人的教育观念很简单:只要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自己累死累活都愿意,所以在对男人教育上,他们是只要孩子能好好学习,除了吃饭上厕所,只要能一手代办的事,几乎都可以一手代办,但是遇到孩子成绩不好、没有礼貌等让家长脸上抹黑、前途堪忧的时候,他们又是一顿接一顿的打击罗嗦,这大概是过去很多代人的一惯教育方式,是另一种“棍棒头上出孝子”的版本。这就导致男人就是那种“行为和思想都没断娘”的类型,没有婆婆的时候,很多事他还愿意做愿意想,婆婆一来,他便成了甩手掌柜,甚至连教育孩子这么重要的事情,他都十分崇信婆婆的那套,至于为孩子的奶瓶、饭碗消毒、注意在孩子那里建立该有的信誉、给孩子早教等等,他认为都是多余的,是挑剔,一个理由:孩子这么小,没思想,什么都不懂,没必要忌讳那些,这让我实在很担忧,长此以往,儿子很有可能会成长为“第二个男人”,又得去祸害人家闺女了。

    第三大火球:于我而言,我的想法很简单,我愿意婆婆在这里帮我带娃,可老人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真正对孩子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的还是我们父母。我希望男人在育儿这件事上,能与我站在一条线上,哪怕是错的,我们也一起讨论一起改正一起摸索,而不是每次沟通、每次安排,都是“你跟我妈说”、“我妈难道还不如你”这类似的话来搪塞,再或者干脆来看“三不”:不理、不管、不问,实在不行了,就干脆说“你这个女人怎么这么挑剔,我妈为了带娃,已经很辛苦了”,是啊,婆婆带娃是很辛苦,可每次回家,为什么你坐在电脑前玩,而抱着娃的总是婆婆呢?你自己的妈你都不主动体贴,难道还靠我来替你吗?基于我的这种想法,我没能处理好婆媳关系的同时,夫妻关系又降到冰点,因为他们两的想法是一致的,而我倒成了恶人。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婆婆是好心,媳妇也没有坏心,都是想把整个家、把孩子带好,只是两个女人中间的那个纽带:儿子、丈夫、爸爸如果不能尽到该尽的义务,不能担起该担的责任,不能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婆媳关系只能越来越骨感,当然,即使有一个睿智的男人在中间穿针引线,两个女人为了一个男人在一起,想要达到和谐,也是对人性格、素养的一种挑战,所以我认为,婆媳也好,岳母女婿,丈人女婿也好,对于赡养老人的义务我们义不容辞,如果要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正应了那句“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年轻人间或许很多方面能够沟通,但老人一参合进来,只会让简单复杂化,让复杂变得更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