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768113efxc63ee7699096&690
文/一起长大
写文前提: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娃由谁来带?
在娃1岁前,是婆婆带的,期间出现了很多矛盾,不可置否,矛盾的中心,都在娃身上,经过多次吵闹后,我不得已将婆婆“逼”回农村,1岁1月个时,娃正式由外婆来带,并不是说外婆在带娃方面有多少经常,就是觉得父母之间,有什么话好说,而对待婆婆,说话声音稍微大点儿,她老人家心里那个委屈,就让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只是没想到,婆婆和妈妈在亲情级别上虽然不同,但在育儿观念上,却是像穿了一条裤一样。
婆婆的育儿理念:生活上一手包办,思想上一压再压,偶尔动动粗。
妈妈的育儿理念:任何事情都不能顺,孩子犯错就得一吼二骂三打。(我们三小时候,妈妈可很少打我们,怎么到第三辈这里,就这点耐心都没有呢?当然,她也没打娃,只是说我不打,对娃太柔了)
我的育儿理念:生活上信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思想上让他随便游走,只要不涉及人身安全的任何行为都被允许。座右铭:娃,捣你的乱,走你的路,让他们去吼吧。
娃是个“建设银行”,咱家虽然不是那种超级重男轻女的家庭,但是那种传统的“男人才是传宗接代的唯一人”的观点还是有的,加上呆宝在咱家这边是第一个外孙,在婆婆家是第一个孙子,娃的地位不可言喻呀。幸运的是,四位老人并没有觉得孩子要宠着顺着才好,立规矩才是最重要的,可是,千百的来,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谁都懂,就是执行起来欠缺方法,往往是以爱之名,把孩子害了。
小时候,经常听我的外婆讲一个故事:一个男孩从小在母亲的溺爱下长大,结果,就是这位母亲无节制而盲目的爱,让男孩走上了犯法的道路,在法庭判刑的那一天,男孩说想见见自己的母亲,要抱抱她,被法官允许,当母亲走到男孩面前时,男孩死死的抱住母亲,狠狠的将母亲的耳朵咬了下来,众人不解,男孩说,都是因为母亲的顺从才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虽然是一个特殊而极端的故事,但是足以让人深思,到底什么样的爱才能引导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下成长呢。
首先,整个家庭应该有统一的育儿理念,不能公公来这套,婆婆来那套,妈妈又是一套,这样只会让孩子小小的心灵越来越乱,越来越不知道哪是该做的,哪是不该做,请记住,孩子很聪明。
第二,育儿是父母的事,长辈最好不要插手。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创意、创新的时候,长辈的经验主义已经不实用了,另外,孩子教育得是好是坏,在他人生中,最多的时候都是跟父母在一起的,只有和父母有了很好的沟通,才能增进他们这间的感情,而长辈们充其量只能起到辅助作用。
第三,尽量不要跟孩子有正确冲突。孩子时刻都是挑战大人的极限,这就需要父母有强大的内心,如果内心实在接受不了,可以不理孩子,但千万不要吼骂打孩子,因为这样,孩子关注自己对错与否的可能性就大大降低了,而看到你疯了一般大叫就成了他最关注的事情了。同时,还会让孩子觉得,暴力、吼叫才能解决问题。
第四,说到一定要做到。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孩子,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不能因为自己或外因的影响,就有时放弃,有时坚持。
第五,发挥理智的爱。记住,如果您的娃永远不接触社会,那么,请尽情的去溺爱吧,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但是如果不能保证孩子不出门,那么就迟早规矩起来,因为除了父母,没有任何人会无条件的给予他一切东西。
http://s9/mw690/768113efxcc23c3fada5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