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标签:
杂谈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是本教材中一个重要探究实验,要强化学生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实验,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反射定律的学习,是光沿直线传传播的延伸,又为后面学习的平面的成像原理打基础,在知识系统中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学生发现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在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分析】
光的反射在学生的生活中是比较熟悉的,小时候玩的照“影子”游戏给了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教学中,不必要过多列具事例,但学生没有接触相关的概念,所以在教学中明确和反射相关的概念是有必要的。学生知道了这些概念就能比较容易的探究出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激光演示仪,蚊香,带盖的玻璃盒,小平面镜,毛玻璃。
学生实验器材:平面镜,纸板盒,激光笔(带扩束镜),直尺,量角器,铅笔。
【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的反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位置,测出反射角与入射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我们能看到太阳、电灯、蜡烛等物体,是因为它们发出的光会射到我们的眼睛里,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不会发光的物体,这又是为什么呢?
演示实验;用激光器照身边的一些物体,然后用烟室为学生演示物体表面的反射
学生由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板书)光的反射
二、新课教学
演示实验:用激光照射平面镜,用铅毛记录光的射入,和射出的情况,画出图,讲解相关的概念。
1.光的反射现象。光射到物体表面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下图,(借助PPT动画形式强调,讲解概念)
http://s11/middle/767a6e7axb2f34a419bfa&690
2.几个基本概念(一点二角三线)。
a.入射光线AO
b.入射点O: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交点。
c.反射光线OB。
d.法线:过O点作反射面的垂线ON。
e.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f.反射角∠r: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提出问题: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即反射角与入射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http://s12/middle/767a6e7axb2f35a05de0b&690
(1)如图所示,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桌上,再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地立在白纸上,沿平面镜镜面画一直线,标出镜面的位置,在白纸上画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
(3)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重做一次。
(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角i和r。
4.讨论。
怎样画出光的径迹?
问题提出后,立即有学生想到,把光对着O点入射,分别沿着入射光和反射光线点点,用直尺连接OA与OB即是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了。
5.分析和论证。
提问:关于光的反射,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学生如不能顺利得出,教师可适当的引导,分析。
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r等于入射角i;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法线的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6.光路的可逆性。
小实验:用一块板挡在两个学生之间,使彼此小能看到对方,怎样才能彼此看见呢?由于学生有此经验,用一块镜子就能解决,作图说明光路的可逆性,学生很容易接受。
http://s3/middle/767a6e7axb2f366ef6aa2&690
7.镜面反射与漫反射。
小实验:用手电或太阳光照在镜面上反射,照到学生的脸上,他们会感到刺眼;而照在白纸上时,光线则比较柔和。什么原因?
①
马上被学生否定,学生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http://s3/middle/767a6e7axb2f392770462&690
http://s8/middle/767a6e7axb2f39375c747&690
②光照在白纸上时,发生了漫反射。
提问: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规律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列举生活、学习中的镜面反射、漫反射的事例,教师评论,指出两者都有有利的一面和不利的一面,使学生知道兴其利,避其害。(对学生进行事物相对性的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三、练习及作业(多媒体课件展示)
1.已知镜面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反射光线。
2.已知镜面及反射光线,要求画出入射光线。
3.已知反射光线及入射光线,要求画出镜面。
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