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车田豆腐 很不简单的龙川美食

(2011-05-08 00:42:31)
标签:

邓氏

龙川

车田豆腐坊

gb2312

楷体

美食

车田豆腐 很不简单的龙川美食
坊间广有“豆腐好吃数岭南,岭南看东江,东江数车田”一说。车田豆腐享有盛名,当中又以盐卤(卤水)豆腐为最。

http://www.heyuan.cn/system/Article/UploadFiles//200807/20080713112909589.jpg很不简单的龙川美食" />
火红的木炭将茶油的浓香慢慢炙烤渗入豆腐中

http://www.heyuan.cn/system/Article/UploadFiles//200807/20080713112918628.jpg很不简单的龙川美食" />
车田豆腐爽滑的口感得益于高山茶油的浸润

    佛山禅城魁奇西路南边番村的一间车田豆腐坊酒家,平时都忙于生计的老乡们难得聚会,大家就着一桌地道的客家菜,说着客家话,谈笑风生,好不惬意。餐桌上,有一道“车田豆腐” ,还有盐水炸豆腐,猪肉汤 “车田豆腐”最大的特点就是嫩滑。为什么“车田豆腐”特别嫩滑呢?据说不是车田的黄豆好,而是车田的水好,磨豆腐用的是没受到任何污染的山泉水。因此,正宗的“车田豆腐”少不了车田的水,少了车田的水,做出来的就不是正宗的“车田豆腐”。车田豆腐,其实主要是指车田传统布包卤豆腐。

     车田镇板桥村的邓金勇兄弟,是做车田豆腐的“嫡派”传人。他们一天要用上50公斤本地黄豆,做成45公斤豆腐。


“豆浆来喽!”邓金云、邓金勇兄弟脸上洋溢着笑,将一个装着刚出锅豆浆的大锡壶,“啪”的一声放在一张圆桌上,等候着的许多客人就满眼放光地拿着自己的碗先后开始倒豆浆。这是2008年5月份的一个午后。

    “客家古邑文化行”报道组成员也迫不及待地端起热腾腾的豆浆就往嘴里送。还没入口,就已闻得一阵极清甜的香气。待得入口,舌头上每一个味蕾都忙活着品尝。那甜甜的豆浆下肚,热气直透四肢百骸。

    没有掺入任何别的东西的原味豆浆,原来如此好喝!报道组成员喝得满脑门儿的汗,直道“过瘾”。

    而豆浆只是这家龙川车田豆腐作坊的副产品。豆腐,才是这家豆腐坊最脍炙人口的食物。车田豆腐是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龙川饮食文化中的一道特色美食。

   

   
邓金勇今年50岁,自25岁结婚以来就一直在做豆腐。有人问他家的豆腐为何如此好吃,他憨憨一笑:“没有什么秘诀,只看各人手艺好坏、动作快慢。”
   
做出一板车田豆腐的工序大大小小超过36个,但基本工序只有7个。

    首先,黄豆“打壳”,清洗、浸泡,捞起晾干,打浆。打好浆后要煮。邓家的炉灶是烧柴火的,柴火烧开豆浆后,就要点盐卤了。点盐卤又叫“游豆腐”或“转豆腐”,是最考究的一道工序,学徒最难学会的也是这道工序,多年的老师傅如果一时手快或手慢,或豆浆温度高低不同,做出的豆腐味道都不尽相同。

    沸腾的豆浆冷却至80℃左右时,邓金勇左臂夹着卤水坛将卤水顺左手食指缓缓滴流入豆浆锅中,右手拿个长柄铜勺轻轻地搅拌均匀。卤水点完后,稍停,煞酸,再用20厘米见方的小白纱布包扎到木格中使之成型,待其稍干,放入卤水缸中浸过捞起。 

    这个过程中,早有人将一个长方形大炭炉烧红,竹屉也已清洗完毕。豆腐成型后,要在这里烤。一块块涂上茶油的豆腐,放在呈微拱形的竹屉上,用炭火烤。翻转三次,待豆腐两面都成微黄色后,方可出炉。邓家一天需要5公斤以上的炭。

    散发着特有香气的豆腐上桌了。犹如一个北方馒头大的车田豆腐,只将它涂上一层蒜泥辣椒,人们就在那儿大快朵颐了。边吃,人们边赞:“好吃!”“嫩!”“香!”



    大家正享受车田豆腐的美味时,一个来自广州的客人买了一大袋豆腐走了。不久,一个同是姓邓的在深圳开了家车田豆腐饭店的老板上门来取豆腐了。邓老板在深圳的店开得红红火火,顾客盈门,一天约有80张单是要点上一份车田豆腐的。邓老板说,他一天要来买300块豆腐,深圳客家人多,爱吃车田豆腐的人也多,逢双休日、节假日,这300块车田豆腐还不够卖,甚至有客人在点菜时听见没有车田豆腐了,就连饭也不吃了。邓老板说,深圳的盐田、罗湖、宝安、南山,广州、河源等地都有车田豆腐坊。在深圳的车田同乡会会友,还想注册个车田豆腐的商标,以示真伪。

    若你驱车从市区的几条较为繁华的街道上驶过,就可以看到好几家打着“车田豆腐”牌子的饮食店。其中,不少顾客是冲着这四个字去的。



    邓家主要家庭成员从凌晨3时起床,一直不停地干8个小时,最早也得上午10时才能将豆腐上市。一般情况下,他们晚上9时就睡觉。邓氏兄弟一年只在过年的时候休息几天,但“餐厅是天天都要豆腐的,我们要讲信用,要有责任心,所以得天天做。”曾有酒店请邓氏兄弟专门去做豆腐,一个月付四五千元工资,但邓氏兄弟却拒绝了。他们说:“在家里一样可以挣到这么多钱。除了卖豆腐赚一部分外,做豆腐产生的豆渣还可以喂猪。以做豆腐为主业,耕田、养猪为副业,完全可以满足一家老小的吃穿用度,一家人还可以共享天伦之乐。”

   
邓华献是邓金云的儿子。他在车田镇开了一家小店。“若是豆腐销路再打开些,我也会回来做豆腐。”邓华献腼腆地说:“现在许多工序都会了,就是点卤水不会。肯学就要凌晨3时起床,要用‘心’去做,用‘心’去学。”

    “附近也有人想来学,但这不是随便就能学会的,要用心做,够聪明,还要精益求精,才能测准卤水入锅的火候,做出好豆腐。”邓氏兄弟说。他们现在能做到“百发百中”,想做100块豆腐,就能做出100块,而不是99块或101块。

    积淀了2200多年历史文化的龙川,便是看似简单的一块豆腐,却也蕴含着许多不简单的道理。

龙川县车田镇出产的豆腐,在龙川颇有名气。车田豆腐味道鲜美独特,吃起来感觉又滑又香,且煮起来不易成碎块,很受人喜欢。因而在龙川,饭店、酒家常常打出“车田豆腐”的牌子来招徕顾客,而且效果往往不错。http://www.fsgsw.com/CCQYIMAGES/Gongqiu/128727682429872500.JPG很不简单的龙川美食" />


   
车田豆腐与一般的豆腐用料一样,都是用黄豆制作,而且制法也大同小异。那么,车田豆腐独特的奥妙在哪里呢?据说,这主要是因为车田的水质好,比起其他地方的水,车田水更适合做豆腐。不信此说者拿了车田黄豆到别处去加工,结果做出的豆腐还真不一样,吃起来感觉就不如车田豆腐好。


    因为车田豆腐味道好、受欢迎,现在车田镇有数百万人家做豆腐卖。如今,车田豆腐不仅销县城老隆和邻近乡镇,还远销河源市区、深圳、广州,佛山,惠州等地。


   车田的水质是不是特别好,尚待考据,车田磨豆腐一定要用地下的井水倒是事实。不过,车田布包盐卤豆腐的制法比其他地方确是更为讲究,不但用盐卤制豆腐,而且用小块布帕包裹,水稍干便放进盐水缸里浸过捞起,再放上火炕,反复炕到微黄色,色鲜而味美,特别可口,而广受欢迎。人们到车田,都要一尝“车田酿豆腐”,他们不是为了尝豆腐的馅料,而是主要品尝车田豆腐味道。久而久之人们就在县内传开了。就连外地司机来到车田还特地多买几斤豆腐回去,作为礼物送给家和亲友。


听说现在广州佛山有十几家饭店酒家将车田豆腐,车田盐水炸水豆腐(非常鲜嫩)和“糍粑”作为它的招牌菜色,当时,每天都有不客人从市区各地开着小车到“客家王”吃车田豆腐,门口常常车水马龙,好不热闹。拿“车田豆腐”作招牌菜,渐渐取代了过去的“东江豆腐”。


       近年来,河源、惠州、广州,佛山,深圳等地的客家菜馆如雨后春笋般越开越多,这些客家菜馆的老板都是客家人,主厨也是客家人,做的都是客家菜,翻开他们的菜谱,都有“车田豆腐”这款地道的客家菜。"车田豆腐"能够走出车田,走出龙川,走进珠江三角洲,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品尝到这款客家菜的美食,这完全是时代的进步。以前开客家菜馆的多数是龙川人,现在不仅有龙川人,也有其他县的客家人。他们在激烈的餐饮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他们在挣钱的同时,弘扬客家餐饮文化,使客家人的拼搏精神广为流传,让我们这些客居他乡的游子,凭借品尝客家菜得以了却乡愁。

  我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为自己是车田牛所拥有的拼搏精神而自豪!
寄语:(看似稀松平常的豆腐,其实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车田人民勤劳能干,认真务实,热情好客,心地善良,胸怀宽广,热爱家乡,自信自强,勇于拼搏,善于创造的优良品质,所以我们获得了车田牛的称号。我们不仅是去吃豆腐,而且还去体验浓浓的家乡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