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文章 |
最早的文化牌手摇计算机说明书的另一个珍贵之处
对于自己的收藏品,如果不是为了投资,或者不是仅仅为了投资,应该在珍藏的同时尽可能的研究。按一句有些酸的话说,就是读懂它。
这次得到的这本文化牌手摇计算机的说明书是最早的一本已经没有丝毫悬念,不论是从其内容来看,还是从目前存世的实证来说,都确定了这个小册子在中国手摇计算机的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经过一周以来对说明书的编辑的过程中,我似乎有一个体会:说明书中的文字的结构在不少地方都有些特别,明确的说就是不少句子似乎都不太通顺,还有的标点符号都不是十分按照中文的习惯。那些句子让我想起了另一个说明书。
那是在近20年前,我从国外给长辈买了一个国外生产的电子血压计。当时中国虽然没有象现今这样的强大国际购买力,但那个生产厂商似乎已经未知先觉的将中文印到了产品说明书上。说明书显然是懂中文的外国人写的,而不是由懂外文的中国人翻译的文本。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同下一个句子很相似:
当一个数值在机器上不能再算到的时候,例如减的不够减了,或除的不够除了,警告铃响了,告诉你已经多摇了一周,那么应当将多摇的次数用相反的方向更正过来,直到铃声又响了,告诉你业已更正了,然后进行移位或终止计算。
如果是国内的写手,有下划线的部分肯定是会表述为:警告铃声会响起,以及直到警告铃声再次响起。而那中用口语式的句子来表述技术性文件的方式,一般只有在日文中能出现。
我买的那个血压计当然也是日本产的。
所以,在编辑这个说明书的第一章的过程中,我对自己此前得出的结论多了一个证据而高兴。在当时的情况下,天津红星机器厂的人们不但没有能力自己设计、制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手摇计算机,就连产品说明书和使用手册,也只能在日本的产品说明书的基础上做一些简单的翻译和整理。
如果有人能拿出一本日本的虎牌于1955年生产的手摇计算机的说明书,我上述的说法就可以得到证实。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今天不同了,我们很庆幸,好在这一切都已经过去了。
一个收藏品的价值会体现在很多方面,有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有的有很重要的历史价值,还有的有很高的文物价值。亟瑞先生为大家提供的这个说明书没有什么艺术价值,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以及从它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和作为文物的意义,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