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与五粮液的生产工艺区别
(2012-08-29 15:59:12)
茅台古镇一带早在公元前135年就生产出令汉武帝“甘美之”的枸酱酒,这便是酱香型白酒茅台酒的前身。黔北一带水质优良,气候宜人,当地人善于酿酒,前人把这一带称为“酒乡”,而“酒乡”中又以仁怀市茅台镇的酒最为甘洌,谓之“茅台烧”或“茅台春”。
国酒茅台是我国酱香型白酒典型代表。茅台酒是我国大曲酱香型酒的鼻祖 , 深受世人的喜爱 ,
被誉为国酒、礼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丰满、回味悠长、空杯留香持久的特点。其优秀品质和独特风格是其他白酒无法比拟的。
茅台酒因产于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镇而得名。茅台酒质量与其产地密切相关,这是茅台酒不可克隆的主要原因,也是茅台酒区别于中国其他白酒的关键之一。茅台酒产地茅台镇风景秀丽,依山傍水;地理地貌独特,地域海拔高度
420-550m ,地理位置在东经 105° ,北纬 27°
附近,为河谷地带;地层由沉积岩组成,属下第三系,为紫红色砾岩、细砂岩夹红色含砾土岩。茅台地区年平均气温 18.5℃ ,年平均相对湿度
78% ,年平均降雨量 1088mm
左右。由于茅台镇地处河谷,风速小,十分有利于酿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栖息和繁殖。茅台镇独特的地理地貌、优良的水质、特殊的土壤及亚热带气候是茅台酒酿造的天然屏障,一定程度上也可说茅台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之杰作。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全国有关专家曾用茅台酒工艺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术人员进行异地生产,所出产品均不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证明了茅台酒是与产地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为此茅台酒
2001 年成为我国白酒首个被国家纳入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茅台酒生产所用高粱为糯性高粱,当地俗称红缨子高粱。此高粱主要产于贵州仁怀境内及相邻川南地区,地理位置东经 105°-106° ,北纬
27°-28° 之间的低山地。该山地海拔高度为 700-1000
米,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土壤为紫色土、石灰土,黄壌,肥力中等,适宜此高粱的种植。本高粱与东北及其他地区高粱不同的是,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支链淀粉含量达
88% 以上,其截面呈玻璃质地状,十分有利于茅台酒工艺的多轮次翻烤,使茅台酒每一轮的营养消耗有一合理范围。茅台酒用高粱皮厚,并富含
2%-2.5%
的单宁,通过茅台工艺发酵使其在发酵过程中形成儿茶酸、香草醛、阿魏酸等茅台酒香味的前体物质,最后形成茅台酒特殊的芳香化合物和多酚类物质等。这些有机物的形成与茅台酒高粱及地域微生物群系密切相关,也是茅台酒幽雅细腻、酒体丰满醇厚、回味悠长的重要因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茅台酒富含一定的多酚类物质,适量饮用,不伤肝,能治糖尿病、感冒等疾病。
如果说茅台酒具有独特的地域和特殊的原料是自然天成之作,那么茅台酒独特的酿造工艺就是能工巧匠之妙。茅台酒是我国酱香型白酒的鼻祖,其工艺是十分独特、科学合理的,与其他白酒工艺相比,在顺应茅台当地环境、气候、原料外,又有其独特巧妙的工艺内涵。概括茅台工艺的特点为三高三长,季节性生产,是茅台工艺区别于中国其他名白酒工艺的地方,也是茅台酒工艺的巧妙之作。三高是指茅台酒生产工艺的高温制曲、高温堆积发酵、高温馏酒。茅台酒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温度高达
63℃ ,比其他任何名白酒的制曲发酵温度都高 10-15℃
;在整个大曲发酵过程中可优选环境微生物种类,最后形成以耐高温产香的微生物体系,在制曲过程中首先做到了趋利避害之功效。
高温堆积发酵是中国白酒生产敞开式发酵最为经典和独创之作,也是其他名白酒工艺所不具有的。茅台酒高温堆积发酵是茅台酒网络利用自然微生物,进行自然发酵生香的过程,也是形成茅台酒主要香味物质的过程,其堆积发酵温度高达
53℃
。通过高温堆积发酵,形成茅台酒特殊芳香物,也通过微生物细胞蛋白产生氨基酸等营养物质。
高温馏酒:蒸馏工艺本身是固液分离的技术,但茅台酒生产工艺的蒸馏与其他白酒完全不同。茅台酒的蒸馏馏酒温度高达 40℃ 以上,比其他白酒高
10-20℃
,主要目的一是分离茅台酒经发酵的有效成份;二是去除发酵过程中的副产物或不利物质或低沸点物质,是茅台酒饮用不口干、不上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茅台酒工艺中的长三主要指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大曲贮存时间长;茅台酒基酒酒龄长。茅台酒基酒生产周期长达一年,共分下沙、造沙二次投料,一至七个烤酒轮次,可概括为二次投料、九次蒸馏、八次发酵、七次取酒,历经春、夏、秋、冬一年时间。而其他名白酒只需几个月或十多天即可。
茅台酒大曲贮存时间长达六个月才能流入制曲生产使用,比其他白酒多存 3-4
个月,这对提高茅台酒基酒质量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大曲用量大,是其他白酒的 4-5
倍。
茅台酒一般需要长达三年以上贮存才能勾兑,通过贮存可趋利避害,使酒体更醇香味美,加上茅台酒高沸点物质丰富,更能体现茅台酒的价值,这是其他香型白酒不具有的特点。
--------------------------------------------------------------------------------
作者:石君
发表时间:2006-10-7 15:26:19
五粮液
宜宾市酿酒历史悠久,素负盛名。早在唐代,诗人杜甫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到宜宾,曾在《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里,有“重碧拈春酒”。北宋元符年间(1098~1100年),诗人黄庭坚谪居宜宾时,赞誉宜宾美酒,专门写《荔枝绿颂》,称赞“荔枝绿”为天下无与伦比的美酒。
五粮液的酿造原料为红高梁、糯米、大米、小麦和玉米五种粮食。宜宾市的地质、气候、资源、技术等
酿酒条件得天独厚。气候温和,空气温润,水质清洌,地下水位和干温度很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很适宜修建酒窖;盛产皮薄、营养全面、易于糊化的糯高粱及其它酿酒原料。糖化发酵剂则以纯小麦制曲,有一套特殊制曲法,制成“包包曲”,酿造时,须用陈曲。用水取自岷江江心,水质清洌优良。发酵窖是陈年老窖,有的窖为明代遗留下来的。发酵期在70天以上,并用老熟的陈泥封窖。在分层蒸馏、量窖摘酒、高温量水、低温入窖、滴窖降酸、回酒发酵、双轮底发酵、勾兑调味等一系列工序上,五粮液酒厂都有一套丰富而独到的经验,充分保证了五粮液品质优异,长期稳定,在中外消费者中博得了美名。
“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这是人们对全国名酒宜宾五粮液的赞誉。五粮液酒无色,清澈透明,香气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绵,入喉净爽,各味谐调,恰至好处。酒度分39度、52度、60度三种。饮后无刺激感,不上头。开瓶时,喷香扑鼻;入口后,满口溢香;饮用时,四座飘香;饮用后,余香不尽。属浓香型大曲酒中出类拨萃之佳品。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