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传统的四维之一礼

(2018-01-25 19:16:23)
                                            http://s13/mw690/002avp5Ozy7hEMdA1u47c&690                 

     我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说到中国传统文化就不能不说到礼,那么,礼究竟是什么?礼与传统文化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是涉及到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本质的重要问题。礼被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组成部分之一。西方人把风俗作为区分文化的依据,文化往往是指某种风俗影响所及地区的各种生活习惯的总和。在西方人看来,文化与区域相连,各地的风俗和语言就标志着各种文化。中国不然,对中国人来说,文化是宇宙性的,所谓乡俗、风情和方言只代表某一地区。中国自古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如果用风俗来划分文化,那么中国文化的整体性就无从谈起。
     ‘礼’是一个家庭的准则,管理着生死婚嫁等一切家务和外事。同样,‘礼’也是一个政府的准则,统辖着一切内务和外交,比如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征兵、签订和约和继承权位等。要理解中国文化非如此不可,因为中国文化不同于风俗习惯。当‘礼’被延伸的时候,家族就形成了,‘礼’的适用范围再扩大就成了‘民族’。中国人之所以成为民族,因为‘礼’为全中国人民树立了社会关系准则人类能够自觉地与禽兽拉开距离,剔除自己身上的动物性。在中国的古人看来,能够拉开这种距离的就是礼。
    人类的进食习惯最初与动物无别。进入文明时代后,人的饮食习惯依然残留着动物性。因此,儒家要求人们克服这类与文明格格不入的习惯。在进食时“毋流歠,毋咤食,毋啮骨”;“饭黍毋以箸,毋嚃羹”,意思是喝汤时不要满嘴横流,吃菜时舌头不要在口中作声,吃肉时不要把骨头啃出响声;此外,吃黍时用错餐具(应该用匕,但用了筷子),吃羹时连菜带汤地吞食,如此等等,都是动物吃食时的不雅习气,君子进食时不应该如此,应在举手投足之际显示出自己的修养,“知自别于禽兽”,正是食礼中的题中应有之义。 
     礼是文明与野蛮的区别 这是更高层次的一种区别,指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区别。儒家把礼作为判断文化高下的标志。 礼是中原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华夏先进文明的集中体现。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对《左传》中触目皆是的“非礼也”还是“礼也”的史评就会有更深的理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