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眼看红楼】真假红楼且一笑

(2013-11-25 11:04:40)
标签:

真假

红楼

文化

分类: 石眼看红楼

    网上曝出号称“旧时真本”的《吴氏石头记增删试评本》,吴梅村、严绳孙著,王晓丰点评,计一百零八回,共十二册。本愚向于续红索隐无甚兴趣,一直未去碰触。然近日翻了几册败兴之书,倒忽想起此“真本”来,遂下载了8182两回,略窥一二。

    果然不负“续红无真红”的一贯传统。且不管情节如何荒诞离奇,只语言便够人受的,略摘几句:

   “宝玉只低首唯唯诺诺应着。贾政道:‘回去念书罢,我和你母亲还要商议些事,再敢乱跑乱逛,看我不打断你的腿!’”——贾政前半句,为女权运动后的三好丈夫语,后半句则仍是父权主义下虚张声势的惯用暴力语,真的很现代。

   “来日同宝姐姐成了婚,再不好好读书,可没有好果子吃了。”——湘云语。“好果子”一语,将我噎了满满一嗓子。

   “凤姐道:‘你找找妇科血症读来看看。’”——“妇科血症”,我真服了凤姐了,她是超人还是超女?古时中医貌似只有“女科”一说,而她居然知道几百年后现代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之一的妇科?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中医妇科”的吧?

   “凤姐瞪了他一眼道:‘我那来的病,少胡沁。’”——“胡沁”一词,读来亲切。大家都知宝玉与凤姐同车,听到焦大“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一语,好奇发问,被凤姐一顿臭喝时用到过。然问题出在“瞪”上。一部红楼,本愚未记得凤姐何处有过“瞪”的动作,如有记错,请各位友人提醒。非但不瞪,反而善笑。“笑”是《红楼梦》中使用最多的一个体态语。据统计,“整部《红楼梦》出现‘某某笑道……’这一伴随性动作达2480次之多,出现‘某人笑说……’达160次,‘冷笑’总计118次。其中贾宝玉与王熙凤又是笑得最多的两个人。”凤姐体语丰富,个性强烈,故令续作者总误会她动不动骂人与打人?而忘了她本是大家闺秀,自幼受着严格的礼仪教养?她对恨之入骨的贾瑞与尤二姐,都是笑脸相迎暗地杀人的。何况,她的“丹凤三姐眼”,实在不宜“瞪”啊!

   “(宝玉)笑道:‘袭人可讨太太老太太喜欢呢,又懂事又勤快。这不,太太给她说了一户人家,姓蒋,富裕得很,有房有地,和袭人见过面,也看上了,就是不知道袭人答应不答应。’【批语:笑杀!恰似刘妪口气,宝玉未必有。此语删之,再拟妥。】”——俺的娘哎,本愚也快笑杀了。此姓蒋者有房有地不算稀奇,还要有车有企业,方为当代型男嘛。还掩耳盗铃伪作批语,自己绕着圈追自己尾巴玩,有趣得很?

 

    此为自称真正全本红楼、流通于网络的作品,那以大家之名、堂而皇之出版的今人续红又如何呢?刘心武校续的《红楼梦》,购入已有年余,干脆一并拿出瞧瞧。

    且不说前面已定回目竟然也敢改得面目全非,令人诧异,后面续文稍读一下,恰探春远嫁一节:

   “贾政道:‘女儿呀,你无妨放声痛哭。父母懂你恕你。’那探春方哭出声来,犹能控制自己,不使面貌体态失却风度。”

   “那贾探春上船前与亲人一一道别。至宝玉面前,正好柳絮飞来,探春不禁脱口而出:‘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宝玉知那原是谶语,而自己的心声只是缥缈的盼望,却也不禁口内呐出:‘纵是明年再见,隔年期。’”

    读至此,本愚不由拍案惊奇,好家伙,这不正是网络常见滥熟三流小说之笔法之情节乎?惹我一身鸡皮疙瘩!既口味各异,也只得合卷长叹,敬谢不敏了。

 

    自《红楼梦》问世,起初以极小众姿态作星星之火传播,至今奉为举世经典,迄今已有200多年。即便以残本流通,仍勾魂摄魄,引续作者滔滔。

    陈丹青介绍木心时用到的“书写系统”与“语境”之说:“五○后六○后是革命文学喂大的。八十年代的新文艺,包括地下文学,已算是共和国阅读的异端,但底盘仍属于‘无产阶级文艺’。即便有对抗,弄现代主义,但表达方式的根子,不是‘五四’,是共和国的,包括后来九十年代起来的作家,内容是叛逆的,书写系统是四九年后。……他(木心)不属于这个语境,这个语境收不进他。”“我们半个世纪的写作和话语,就是一个表态的、定性的口号系统。”

    如今社会与汉字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现代更历经五四、四九、文革,文化断层显著。时过境迁,后人即便有心再续,拿些原著中的词汇拼凑成章,也只是穿凿扭捏,入“假作真时真亦假”之瓠,再也回不到那份自然风流。更何况,著红楼者,才情学力体悟历练,皆远非常人,后人如何续得?一书之命运与人一般,一旦脱离母胎,便独立于世间,或整或缺,辗转沉浮,原著者尚不能完全控制其命运,惶论他人?今人感其魅力,痴心不改,续作不休,真不知是好事,亦或坏事?续红风盛,国人之求全责备喜团圆,可见一斑。

    做一名单纯快乐的阅读者,读红而生欢喜心,已是极好。即使半部红楼,细读也令人受益无穷。何必非要狗尾续貂,将些满头珠翠的小姐丫头们,套上T裇,穿上热裤,蹬着跑鞋,不伦不类地演绎一场,方示热爱?维纳斯双臂既断,也未见再有人行接骨之术!

 【石眼看红楼】真假红楼且一笑

后记:

    续作或改编,为另一种创作,虽立于巨人肩膀,却是更艰难的创作。

    如要求不高,近来观看的田沁鑫话剧《四世同堂》、《小青》与林怀民舞剧《九歌》,还能打个八、九十分。除了改编水准较高外,诚敬之心可鉴。而去年上映的《白鹿原》,本抱以热望的,却直接将我抛入冰窟,我给它打50分。至于电视剧四大名著、尤其《红楼梦》之重拍,简直是毁红。

    可见,此事难为。

    近日倒读着一篇好的改编作品,似化非化,不离本意,洗练韵致,声色俱备,见于《四书蕅益解》,录之:

    颜渊问仁。(僧问和尚:“如何是佛?”)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和尚答曰:“只你便是。”)

    颜渊曰:“请问其目。”(僧又问曰:“如何保任?”)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和尚答曰:“一翳在目,空华乱坠。”)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僧礼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