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文化生活第三课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011-12-01 19:15:0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及课件 |
人教版高二年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教学设计
吕志荣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写作于2011年的10月份,是我在本校“六课工程”中所上的汇报课。在设计本堂课之前,我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就定位这样几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力求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不止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关注到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进一步培养;第二,教学过程情境化。每一个问题的抛出都有特定的情境,这样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在情境中分析问题、在情境中感悟生活的能力;第三,全面综合的原则。教学的三维目标都要努力落实,不是只重知识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提高,而不只是应试能力;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而不只是部分学生。
二、教材分析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教版高二年级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中的第一框内容。
1.课程标准对本框的要求是: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观念。这就要求学生通过老师提供的各种材料和创设的具体情境中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分析感受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最终树立起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观念。
2.本框内容由三目构成,第一目通过异彩纷呈、交相辉映的各族文化体现文化的多样性,让学生初步感受文化多样性及其主要表现;第二目透视文化多样性,分析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并理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第三目尊重文化多样性,是本框的落脚点。帮助学生树立起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并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就要明理践行,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
3.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属于第二单元的起始课中的起始框,在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文化多样性也是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需要交流传播,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原因,因而本框也是整个第二单元的基础。
4.此外,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中也已经接触过相关的内容,拥有一定的基础。但是,高二教材比初中教材的讲述更加深刻,更加具有知识体系一些。
三、学情分析
1.正如在教材分析中所提到的一样,学生在八年级上册的第五课多元文化“地球村”中也已经接触过关于文化多样性的相关内容,拥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以,对于文化多样性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学生不会陌生,也就是对本框内容在认知上有一定的基础。
同时,高二学生经过高一一学年对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系统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一些分析问题、辩证认识问题、透过现象归纳知识点的能力。但是,高二学生也毕竟还是孩子,看待问题时也容易走上极端,这就需要教师的用心引导。
2.在学习本框时,学生可能遇到的最大问题是难以理解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为学生从小就有一种观念:我的就是我的!这一点教师创设情境进行突破。此外,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这一知识点也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起来可能会有难度。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可能采取的方法应当是从生活中具体的实例进行感悟。这种方法固然是很好,但是也缺乏相应的理论高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对各国民族节日及文化遗产的图片展示,学生能够认识到文化多样性的主要表现;
(2)在对各种生活实例的归纳总结中,学生知道文化多样性的含义;
(3)通过对一组民歌的播放和辨认中,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文化间的个性和共性,学生在这一活动能够自己得出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一重要结论;
(4)在对文明冲突论和文化和谐论的辩论中,学生理解文化多样性的价值以及我们对于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2.能力目标
(1)在教师列举民族节日以及文化遗产的实例和图片中,学生提高自己归纳总结的能力;
(2)通过播放和辨认民歌的活动,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在课堂小组活动和辩论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能力
(4)在落实正确对待文化多样性这一知识目标的过程中,学生也能明确知识必须联系实际,自己要做到明理践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的确认,学生自觉树立起尊重文化多样性态度和观念;
(2)在对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这一知识的分析中,学生能够树立起一种包容、开放、大度的观念,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
(3)在对本框内容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在自己以后的生活中自觉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例如在旅游景区时不在文化遗产上乱涂乱画,在过本民族的传统节日时消除漠然的态度等。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1)文化多样性的两个主要表现,我的确立依据是它与生活密切相关,而生活化不仅是我们当前教学的原则之一,也必须承认它是命题人出考题的重要倾向之一。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确立依据是在于这个知识点的要求更高一些,不仅有知识上的理解记忆,更为重要的是它需要学生将之内化到自己的观念之中,并且落实到学生自身的实际行动之中。
2.教学难点:
(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个知识点的教学难度在于当今时代学生本身的个人主义倾向就较为明显,在加上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学生也在从小的教育中被要求要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因此,要让学生破图个人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有一定的难度。
(2)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它的难点不在于对这个知识的理解上,而是在于如何把这个知识内化到学生的观念中,引导学生落实到自己的具体行动中。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1.由于本框在创设情境时需要用到大量的图片等材料,因此首先需要使用到的教学手段便是多媒体教学。
2.本框的知识看起来理论性较强,但是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我采用了创设情境法的教学策略。
3.为了培养学生从生活中、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使用了归纳法而较少采用演绎法。
4.为了突破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和原则这一重点和难点,我主要是采用了观点对比并引发辩论的方法。
5.小组合作学习法也在教学中有所使用,主要是在学生归纳知识点之前,引导他们与同伴交流分享,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七、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多媒体等工具,在准备课件的过程中注意收集大量与本框内容相关的图片、音频和文字性的课程资源。
2.教师还应在课前了解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文化多样性的学习程度以及目前的遗忘程度,并据此设计提问,让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相应的梯度。
3.指导学生课前熟悉教材,做好预习工作。
八、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之前第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主要了解了文化与社会、文化与个人之间的相关知识。那么,就文化本身而言,它自己在传播、继承和创新方面,又有哪些特点和规律呢?这些问题我们会在第二单元之中逐一进行探讨。而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则从观看这样一组图片开始!
(PPT展示:四张空姐造型的图片)
请同学们根据这些空姐的服装造型以及她们的整体气质,猜一猜她们分别是属于哪个国家或者地区的空姐?(阿拉伯、朝鲜、俄罗斯和中国)
导入:很显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不同,她们的服装造型和整体气质也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通过这一组美丽的空姐照片我们已经能够初步感受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是异彩纷呈,交相辉映,多种多样的!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就正是我们今天在第三课的第一框中所要一起探讨的内容!
【新课讲授】
(写下板书一、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过渡: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到底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活动一:异彩纷呈看表现
请大家迅速说出下列这些图片分别是哪个国家的什么节日?
(PPT展示:西班牙斗牛节、日本樱花节、德国啤酒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图片)
过渡:这是其他国家的典型节日。那么我们中国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我国又有哪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呢?请看图片。
(PPT展示: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的图片)
引导:由此我们发现,每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各不相同的。
设问:由此大家发现文化多样性的第一个表现是什么呢?
(民族节日)
板书:1.主要表现
设问:各个国家和民族的这些传统节日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呢还是早已有之?(很早就有了)
例如:我们中国的春节,它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关于春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但其中为公众普遍接受的说法是,春节由虞舜之时就已经开始兴起了。
过渡:所以,我们说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通过庆祝民族节日也能将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一个集中的展示,与此同时,也是对民族情感的一个集中表达。
请同学们一起看教材P29D2,并在本段之中标明民族节日的含义和作用。
(带领学生在P29D2标明民族节日的含义和作用)
提示:补充板书:①含义
过渡:除了民族节日之外,还有什么能展示出不同国家与民族的特色,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又一重要表现呢?我们接着一起来看这样一组图片。
(PPT展示:万里长城、泰姬陵、金字塔和比萨斜塔的图片,并直接加入设问:这是哪个国家的什么遗产呢?)
过渡:很显然,我们也都一眼看出了这些文化遗产是属于哪个国家,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展示出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设问:所以,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第二大表现是什么?
(文化遗产)
板书:(2)文化遗产
(请在教材P30D1中,标出文化遗产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补充板书①地位
过渡: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之中,也经常会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世界上很多珍贵的文化遗产都处于灭绝的边缘,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决定用“名录”的方式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这也就是我们平日里所经常听到的申遗之说,就是要申请世界遗产保护之意。至此,也让我们在教材P30的相关链接中了解一下世界遗产的分类。
(在教材P30相关链接中,标出世界遗产的分类)
提示:补充板书③名录保护
过渡:我们看了这么多图片,也举了这么多例子,就是要向大家展示,由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所构成的世界文化确实是具有多样性的,其中的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就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两个重要表现!
转折:但是,教材上只列举了这两大表现,我们能否也据此认定,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也只有这两个表现呢?
(学生单独回答:2—3个即可)
小结:很显然不能。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还有很多其他的表现,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的不同,思想理论、文学艺术的多样,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差异等等。所以,请同学们不要把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仅仅局限于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之上,这是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
过渡:接下来,大家通过刚才所列举的这么多纷繁复杂、异彩纷呈的表面现象能否总结出,到底什么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它主要指的就是什么呢?
引导:由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主要是通过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和不同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的教材上是这样界定文化多样性的含义!P31D1,请齐声读出其中的前两句话!
(学生齐声读出P31D1的前两句话!划出这前两句话并在旁边写上含义两个字;请再补充一句:它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含义?P31D1,它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过渡:虽然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但是我们能否据此就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就仅仅只是属于这个民族呢?请跟老师一起进行这样一组探究!
活动二:在音乐中进行感悟
请欣赏一下歌曲,并根据其风格猜一猜它们分别是哪个国家的音乐文化?
(PPT分别播放日本、印度和中国的经典曲目)
过渡:很显然,它们之间是各具特色,有着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但是,它们之间又有没有什么共同之处呢?请与你的同桌之间一起交流一下这个问题的答案!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歌曲间的共性;之后叫学生起来回答。限时1分钟)
小结:很显然,虽然三者各有特色,但是它们毕竟都是歌曲,都是由12345671这几个音节排列组合而成的。所以,我们说,正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有自己的个性,我们说文化是民族的;但是各种文化之间又有着一些共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提示:引导学生与老师一起写出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P31D2共3点
(请在P31D2中归纳出我们之所以说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共分三点,请大家标清楚序号。)
过渡:可以看出,我们今天学习的核心知识就是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然而,对于文化多样性,不同的人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活动三:针锋相对辨观点
PPT展示文明冲突论和文化和谐论的主要观点
(小组讨论: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四人一组进行讨论。限时2分钟)
引导:文明冲突论的思想有没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你在现实生活之中能不能找到具体的例子?
举例:例如中东地区为什么一直动荡不安啊?除了各种经济、政治、资源等方面的原因之外,还有什么原因呢?(宗教信仰的差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差异。所以,我们不能否认,文化差异也是导致中东地区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结:所以,文明冲突论的观点也是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的。但是,它的观点完全正确吗?试想一下,如果顺着它的逻辑继续往下推演的话,要想世界和平,要想世界上没有冲突,我们就应当消除文化差异、消除文化多样性了!
设问:我们真的应该消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吗?
(学生单独回答:3—4即可)
小结:很显然不是的,因为归根结底而言,宗教等文化上的差异也是政治、经济上对立的表现。因此,我们也不能就把文化差异、文化多样性当做是导致当今世界冲突的根源。
过渡:那么,至此我相信你应该能够回到这个重要的问题了!我们应当如何正确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要消除多样性还是应当尊重文化多样性?
(学生肯定会集体回答:尊重)
过渡:对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才是我们正确对待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板书:4.我们应当如何正确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尊重
过渡:但是,若想真正做到尊重,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举例:假如你在世园会上做一名志愿者,看到其他国家的游客都能热情相待,但是看到日本游客时却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请问这叫尊重了文化多样性吗?
引导:这就启示我们首先在思想上不能对各种文化有高低上下和优劣之分,只有把各种文化都看成是平等的,我们才能真正做到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这就要求我们还应当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板书:(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过渡: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请大家再次观看刚才看过的这幅图片,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五彩斑斓的世界,但是如果文化的多样性没有了,世界上的文化变得只有一种了,那我们就只能生活在一个没有生机和色彩的单调世界里。
设问:所以请问大家,我们到底是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呢?
板书:5.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带领学生标记教材P31-32的三点原因)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和探讨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让我们像对待生物多样性一样重视它,尊重它。最后,让我们借用一位哲人的话语来结束本课的学习:“人类赞美大自然,但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同样的芳香。”同样的,我们感叹人类社会,也并不要求各个国家的文化前篇一律。世界因为有你、有我、有他而精彩,世界更因为不同而美丽。
【随堂练习】略,选择题即可。
【课后作业】
1.探究:假如你是2011西安世园会的志愿者之一,你在服务过程中,面对不同国家游客之间的文化差异,你会怎样让自己的服务更好?
2.对于那些在旅游景区涂写“XX到此一游”的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话?
九、板书设计
1.主要表现
2.文化多样性的含义:P31D1,它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3.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P31D2共3点
4.我们应当如何正确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尊重
(2)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5.我们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P31-32共3点
(1)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
(2)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3)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十、教学反思
1.本教学设计的实施效果:学生在知识上掌握得很不错,条理清楚,在做题运用方面也表现非常不错;课程推进十分顺利,并且教学环节完整,条理清晰;比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较好。
2.但是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通过自我反思、领导以及教研组内的评课议课活动,我将主要问题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是未能更好地体现,依然是教师掌控着整个课堂,学生都只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完成一系列的探究活动,缺乏他们自己观点的充分表达;其次,课堂辩论环节虽然气氛较为热烈,但是学生状态过激,稍有激动;第三,对教材知识点扣得有点过于细致,给人一种似乎是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的错觉。
3.为此,我在教学设计中计划有这样几个改进:第一,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属于较为简单的内容,教师提供情境和图片之后就可以交由学生去总结和归纳,教师从旁做必要的引导即可;第二,由于时间的关系,将课堂辩论环节改为四人小组讨论,最后一次公开课的尝试过程中发现这样的效果似乎还更好一些;第三,板书的书写上更加简洁一些,减少页码和段落在板书中的标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总之,本框内容讲授完之后,自己的感觉也是比较复杂,既有一些成功的体验,但是也觉得有很多的遗憾之处,尤其是把新课程的理念还没有进一步更好地落实下去。不过,新课改的落实本是就是一个过程,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也是需要在这样一次次过程的尝试中才能成长得更快。我会一如既往地继续努力,坚信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