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陕北石窟]  子长钟山石窟

(2014-09-16 18:02:22)
标签:

石窟造像

陕西

子长

钟山石窟

游记

分类: 石窟造像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自安塞通往子长的是一条夹在黄土塬间的县乡公路,虽不怎么宽,但路况还不错,也有些弯道,但都不险,跑起来比较安逸,一是人车稀少,精神放松,二来几无岔道,不用担心跑错了路。

       从地图上看,在寺湾乡有个岔道可以直接插到安定镇,比GPS指的扎到子长县城再折向西北要近不少。但行驶中没留意到这里有个岔道,倒是在一家采油厂模样的大企业处看到一条拐向西北的岔路,是打通了隧道穿山过去的那种。下车问了下,通。专门看了下里程表,从这个岔路口赶到钟山石窟是14公里,估计比绕道县城至少近一半。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钟山石窟古称“石宫寺”,资料称始建于东晋太和年间(公元366370年),不知是怎么溯来的,因为这个年代,石窟所在的地方属前秦。

   当然于我们来说,掰扯这个事情已无多大意义,东晋也好前秦也罢,那个时代的旧物已经找不到了,但所说隋、唐、宋、元、明、清皆有续凿还是基本可信的。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石窟凿在安定镇钟山南麓的山脚下,东西长约百米,共有大小窟龛十几个,除主窟规模较大外,其它洞窟的规模均较小,且多为空窟,但东区个别留有造像的小窟,从造像风格看,年代比北宋开凿的主窟似要早。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西区则多为空窟,从这里可以上到禅师塔,但崖陡路滑。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主窟凿造于北宋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这是钟山石窟的精华所在,规模宏大,气象万千,雕刻精美,保存完整,钟山石窟能够荣膺1988年“国3”,凭的几乎就是此窟的一己之力。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石窟宽 16.4米,深9.5米,高5.5米,正中佛坛长11米,宽5.3米,高1.4米。佛坛四周辟有礼佛通道,现在仍可环绕参拜瞻仰。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窟内佛坛、四壁和八根石柱上共雕刻大小佛像万余尊,所以此窟又称“万佛殿”。各种介绍资料皆称三尊为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纵)三世佛”,即居中的释迦牟尼佛和其左右的燃灯佛、弥勒佛。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但博友“新昌故雨”先生考察研究后认为,另外一尊主佛不是燃灯佛,而是阿弥陀佛。

    在佛教图像志中,阿弥陀佛一般是与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组合为“(横)三世佛”的。所以,此尊佛像若是阿弥陀佛的话,那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组合就很费解了。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参观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说来很有意思。

一对法国老夫妇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按图索骥寻至这里,拿着从国外杂志上复印下来的佛弟子迦叶的插图与现场造像比对着,兴奋得难以自己。听说禁止他拍照,加之语言沟通困难,老先生情急之下,竟然半戏谑半认真地行了个中国式大礼——扑通一声跪在了管理员面前。

他的举动令大家既忍俊不禁,又着实不忍。经我们与管理员沟通讲情,这位法国老先生终于被默许拍摄一张。

不能不钦服外国人的诚信,说一张就一张,拍完回放认为OK,老先生立即盖上镜头盖,然后高兴得又蹦又跳。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在场的人谁也不懂外语,只有我还勉强能用有数的几句英语单词与之简单交流。得知老夫妇是坐长途客车来的,下步要去延安,与我们的行程恰恰相反。当我征询其他游客谁能搭他们一段时,一对恰好要赶回富县的夫妇自告奋勇答应把他们捎到延安。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不成想,事情的圆满解决也让我乐昏了头,等他们的车开走了之后才想起,真该与这对富县朋友互留个联系方式的。

   相仿的年龄,相同的志趣,一样的热心,若是以后再赴富县访石窟,能够得到他们的帮助该有多好!

 

[陕北石窟] <wbr> <wbr>子长钟山石窟

(12100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