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野娃
野娃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562
  • 关注人气:1,2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蜀遗珍] 雅安高颐阙(上)

(2013-05-10 17:05:29)
标签:

石刻

汉代

四川

雅安

高颐阙

分类: 汉代石刻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蜀人多称“阙”为“碑”,所以蜀地有许多个“汉碑村”。

    高颐阙所在的汉碑村位于雅安城东北郊,毗邻318国道,马路线杆上悬有旅游标志,随其所指方向,眼尖的能看见路边岔道口的“国保碑”。

    顺着水泥道走到底就是汉碑村,阙院就在村口。门锁着,但牌子上留了联系电话。赶到时巧遇一位路过的大姐,在她的热情引领下,直接找到了看门人的家里。

    “高颐(公元?——209年),字贯方,益州汉嘉(今雅安)人,学优从政,官至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益州太守。”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阙院存有高颐阙、石兽及高君颂碑。

    墓阙建于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现存双阙,其中东阙仅存母阙,且仅阙基、阙身为原构,顶盖为后世所加。西阙子母阙俱存,且保存较完整。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两阙阙身皆有阴刻隶书铭文,“文介”称其为后人所刻。其中东阙24字为汉故益州太守武阴令上计史举孝廉诸部从事高君字贯方”,“武阴令”中的“阴”字,显系“阳”字之误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西阙24字铭文为“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方”。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无独有偶,西阙阙顶四面纵横共24只枋子头上每只阴刻隶书一字,计正、背两面各7,左右侧面各5合起亦24字,除最末二字漫漶不清外其余22依然清晰可辨:“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囗囗”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汉”、“故”…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平”、“都”、“尉”、“武”、“阳” 

    在认定阙身铭文为后人所刻之后,正是阙顶枋子头上的24字原刻铭文,以及那通同样弥足珍贵的《高君颂碑》,为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确切依据。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碑首隶书竖刻两行“汉故益州太守高君之颂”现已不易辨识  


     因屡屡拓印及风化剥蚀之故,原碑字迹已难辨认,所幸尚有拓帖遗世,且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摹记汉碑遗文碑》字字清晰,其“君讳颐字贯方”与阙顶枋子头原刻铭文、阙身后人补刻铭文互为佐证,将墓主身份的确定砸得结结实实,密不透风。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高君颂碑》拓帖(雅安博物馆)            《高君颂碑》 东汉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清光绪二十年《摹记汉碑遗文碑》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在数通清代碑刻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何绍基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何绍基(公元1799-1873年),字子贞,号东洲,湖南道州人,道光十六年进士。

    此通《高君碑》系何绍基任四川学政时所题,后因进言鼎新除弊获罪咸丰而被革职。其后受邀济南主讲山东泺源书院,间遍游泉城山水留下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等诸多名句。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扯远了,让我们仔细看看那座保存完整精美异常的西阙吧。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到底是“国1”的东西,无论建筑元素抑或汉画艺术,高颐阙享誉蜀地汉阙之首确属实至名归。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各式斗栱,角科出头相交的枋子,向我们展示了汉代建筑的铺作形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母阙四隅刻角神,形状各异,憨态可掬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枋子层中部刻饕餮,正、背面皆出头,其中正面为饕餮衔蛇,背面为饕餮衔鱼。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饕餮衔鱼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饕餮衔蛇    

    高颐阙更多的画像石刻,容再另冗一篇吧。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巴蜀遗珍] <wbr>雅安高颐阙(上)                    (12020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