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蜀遗珍]  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2012-05-22 20:48:32)
标签:

古牌坊

四川

富顺

临江寺

牌坊群

游记

分类: 牌坊流韵

     怎样才算牌坊群呢?我给它的定义有两条:其一,数量上至少要有三座,常言道三五成群嘛,呵呵。其二,分布上要呈线状排列,直线曲线都行,即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一定方圆内目光所及,能够看到这个群体的大部。

    这第二条很重要,不然的话,如果呈点状分布撒得到处都是,你得费力八岔地挨个在犄角旮旯里四下找,那么数量再多也不能叫牌坊群,顶多叫牌坊窝子。

    综上,富顺临江寺的这三座牌坊就算得上是牌坊群了。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临江寺中坊


     那个所谓“印花庄社区”的地址真胡闹,从文庙出来就开始打听,逢人就问,问谁谁也不知道。没辙,只好先去找回澜塔,结果就碰上了那位小伙子,除了塔,还告知了临江寺牌坊在哪儿。

    “晨光三厂宿舍”,再去的朋友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地址,找到晨光三厂宿舍再问,或者一直朝坡下走,走到底拐右手,摸到江边就OK。

牌坊居于沱江江岸的坡地上。注意,穿过晨光三厂宿舍右拐进江边的土路,遇一岔道,不管走哪条小路,都能看到牌坊。如果走左手边上坡的水泥路,首先遇到的是临江寺东坊。如果走右手边下坡的土路,既能看到右手边的临江寺中坊,也能看见左手边的临江寺东坊。

    我们走的是右手边下坡的土路。左手边,与东坊在一个画面里的沱江大桥,刚才在回澜塔就隐约看见了。可见,如果天气好或者能见度高一些的话,在塔顶是能够望得见此座牌坊的。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临江寺东坊

 

     雨后的土路十分泥泞,一步一滑,小心翼翼地接近了中坊,首先迎上来的是一条拴着链子的大狗。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这好像是拾荒者借着牌坊临时搭建的一处棚户屋,牌坊石柱上用白灰写着“有狗”的警示,喊了两声也没人应。仔细看了看,是条黑背狼狗,拴狗的链子后半截是布条,很让人担心会不会被挣断。链子的长度很有学问,保证了狗的巡防半径恰好封锁住可供出入的牌坊明间通道。

    再往前走了两步,狗没叫,也倒没表现出敌意,不过眼神里分明已有了警觉。

    算了吧,不能贸然侵入,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不高兴,毕竟这是人家的领地。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摇头摆尾”?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县保碑 ,三坊共用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临江寺的三座牌坊都是“贞节坊”,这座四柱三间五楼灰砂岩石坊为“范氏节孝坊”,建于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坐西向东,面阔6.74米,高12米,明间双字匾,上刻“节孝”,下刻“兵部尚书右都御史总督四川省徐泽醇 叙州府知府徐道蕃 富顺知县陈尚囗 署富顺知县郭鑑囗 富顺县教谕马继常 富顺县训导夏能复……咸丰二年岁次壬子孟冬谷旦”,枋注“雷国金之妻范氏坊”,次间字匾分别刻“型方”、“训俗”[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圣旨”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牌坊保存相当完整,因立坊至今才不过160年,风化程度轻微,细部雕刻清晰可辨,比较特殊的是檐下没有通常的仿木斗拱出跳,处理手法不大常见。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继续向西寻访。脚下一地稀泥,已经不能称其为路,每前进一步,都要艰难地寻找立足之地,随时都有滑倒跌一身烂泥的危险。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满地稀泥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回望东坊 

     前行约百米,分明看得见水雾氤氲中远方的回澜塔了,但却仍未发现西坊的影子。疑虑间,正待敲响右侧民宅的院门时,深匿竹林柴草中的石柱飞檐探出了脑袋。

    哦,蓦然回首中的西坊。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这户人家更厉害,直接将牌坊作了山墙。敲门无有回音,入内近观是不可能了,只好环绕着看看。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临江寺西坊亦为四柱三间五楼石坊,建于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坐东向西,面阔6.8米,高12米。明间竖板、字匾分别刻“圣旨”、“节孝”二字,额枋刻“旌表儒童张九河妻何氏坊”,左右次间字匾分别刻“豫顺”、“坤贞”。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檐下饰以几何图案,亦无斗拱出跳,而且使用了彩瓷勾边装饰,隐约显露几分西方建筑元素。“圣旨”侧旁彩凤双飞,按通常的理解,应是暗喻彼时慈禧太后当道。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牌坊所在院落西邻有口池塘,其后是一片开阔地带,台地边缘有明显的石砌台基,分析应为古临江寺遗址。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爬上西坊院后陡坡探寻其它路径无果,只得趟着稀泥原路返回查访东坊。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东坊建于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坐西向东,面阔6.62米,高12米,立柱底部少许被土淹没。四柱三间三楼式石坊,出檐甚小,正脊“圣旨”板上冠以宝瓶,两端为鳌鱼形鸱吻。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明间设双字匾,上匾正反均刻“节孝”二字,下匾正面为“恩荣两世”,背面为“凤诏重光”,额枋刻“陈汝囗(左“木”右“青”)妻郑氏陈朝俊妻吴氏坊”。由枋注得知,此坊旌表的应是一对苦命的婆媳。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次间亦置上下双匾,上匾详刻坊记,下匾浮雕祥兽云纹图案。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三座牌坊虽所处环境各异,但均保存完整,甚至可说是完好无损,这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奇迹。

    遗憾的是,三座牌坊的坊主生平均无考,或许是并未有人深入寻访,或者是知情者不愿张扬吧。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沿东坊往东,崖下一条水泥路的尽头是一处红房子,走近后恍然大悟,这应是那处临江寺摩崖造像了,唐代的两龛七尊。可惜也是铁将军把门,无缘。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再看一眼临江寺牌坊群,还有远处依稀可辨的回澜塔。突想,如果从这里沿着江边去寻塔,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岂不简单方便。不过,我们是不用再作尝试了。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透过东坊明间看中坊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倘若天气晴朗且西坊不被竹林所掩的话,此角度将三座牌坊统统收入镜中绝无问题

[巴蜀遗珍] <wbr> <wbr>富顺临江寺牌坊群 (1202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