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祥明显陵,埋的嘉靖他爹(还有他妈)朱祐杬。虽然这位藩王生前没做过一天皇帝,但碍不住死后也能极尽挥霍皇帝的风光,因为人家儿子朱厚熜成了朱明王朝的“老大”。
当了“老大”便能没边没沿儿地胡作非为,这似乎是一条亘古不变的铁规。

从钟祥城西通往明显陵的路很好走,门票50元,刚开始还以为内外有别呢,随即就见有当地人很利索地掏钱买票,一点儿也不打哏儿,还扛着高香。
到现在也没弄明白,到这儿来,给谁烧的香呢?

敕谕碑
新红门与下马碑
“新红门”内视
天气不帮忙,遭遇国灰,眼中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
一道桥与旧红门,桥面是老的,栏杆是新的
回望外明塘与新红门

旧红门


穿过旧红门是功德碑楼,重檐歇山顶,楼的顶子是新垒的,碑的身子是新补的。
二道桥与功德碑楼



虽然没做过真皇帝,但这座皇陵可一点儿也不含糊,规模宏大布局考究,比起真皇帝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道桥与望柱、石像生



回望神道与功德碑楼
兴王朱祐杬死于正德十四年(公元1519年),估计他做梦也没想到,两年后自己的儿子竟能捡漏捡了个皇上。
估计明武宗朱厚照也想不到,但谁让他连个儿子还没生出来就把自己折腾死了呢,那也就由不得不让自己的堂弟坐了皇帝的宝座。
说起来这嘉靖皇帝也是真够有性格的,他才不管这皇帝是怎么来的,既然当上了那就是“老大”,管你什么礼制不礼制,说什么也得给老爷子追认个皇帝,这就有了那段著名的“大礼仪之争”。
其实挺佩服当年“护礼派”那拨朝臣的,不怕犯颜冒死直谏。搁现如今,反对?拍马屁还唯恐不及呢。
翁仲与棂星门
棂星门与四道桥
棂星门,石头是老的,琉璃是新的
回望四道桥、棂星门、石像生及功德碑楼
九曲仙河
龙形神道

五道桥
内明塘
纯德山祭告文碑

祾恩门月台及左右影壁残存

显陵记录文碑
祾恩门遗址
祾恩门处北望祾恩殿、东西配殿遗址与方城明楼

祾恩殿遗址

明末,显陵被李自成农民军纵火焚毁,我们现在看到的诸如方城上的明楼之类的木构建筑,皆为近年复建。


方城明楼及左右碑亭遗址
石五供
方城券门
前宝城哑巴院,影壁为复建品
前宝城系明正德十五年按藩王规制修建


明楼内“恭睿献皇帝之陵”碑
明显陵的独一无二之处,在于其“一陵双冢”,即建有前后两个宝城的特殊规制。前宝城是正德十五年按藩王规制修建的,后宝城则是嘉靖登基并尊其父为“恭睿献皇帝”后,为其父按帝王规制重新建造的。
关于这一点,有几种说法,一说嘉靖本已在北京昌平为其父选好陵址,后因嫌风水欠佳,故而改回老家扩建王陵。一说是嘉靖生母坚决不允嘉靖移葬其父,并执意死后要回老家安葬,嘉靖拗不过母亲,所以生母去世后,灵柩运回原籍与父亲合葬,但嫌原地宫进水,便在其后新建了后宝城。
前宝顶
瑶台

前后宝顶之间以瑶台相连,据说瑶台下建有通道,嘉靖之父的遗骨就是通过此通道运至后宝顶地宫与嘉靖生母合葬的。
后宝城哑巴院
影壁已残
后宝顶
外罗城
(12030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