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有三观,玄妙、开元、太晖,打包入的“国6”。
玄妙观始建于唐,名号不详,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奉诏改称天庆观,元代改为玄妙观,清代为避康熙名讳改称元妙观,什么时候又改回玄妙观的不清楚,估计应为爱新觉罗氏说话不作数了以后。

这个地方没特意找就碰上了。逛完古城小北门,顺着城墙往西刚走不远,就看见了这片红墙碧瓦。
门票5元,免费停车,还有小姑娘跟了上来,说是免费讲解。开头挺高兴,听着听着觉得有些跑题,连忙给小姑娘打了一剂预防针,说俺们只看建筑,不问别的。
小姑娘的话立马少了,将我们带到玉皇阁后,迎上来的便装道姑刚想张口,小姑娘抢先说道,人家光看建筑,不问别的。道姑马上反应过来,满脸堆笑,人撇到一边儿,让我们随便看。
看了两眼转脸再瞧,小姑娘早没了影。
据说玄妙观原有规模很大,入山门后,沿中轴线前后坐落四座殿宇,在崇台两侧还有两座大殿。但这六座大殿如今仅存其二,均为明万历年间重修遗构。
玉皇阁平面方形,面阔进深皆为三间,三重檐四角攒尖顶。



玉皇阁后,是建于崇台之上的紫皇殿。
登上台阶,迎面一座“三天门”。也正是这道天门,使得这种建于高台之上的建筑很有些玉宇琼阁的意味,应该隐喻着道家的一种追求,不知与佛教寺庙天花上的天宫楼阁有无异曲同工之意。后来发现荆州的这三座道观,中轴线上殿后的都是这样一座高台建筑。再一想,也不止荆州,先前看到的成都青羊宫也是如此。





紫皇殿平面亦近方形,面阔进深皆三间,其中次间较明间为窄,重檐歇山顶。台侧悬一铁钟,铸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








玉皇阁前有一通元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九老仙都宫记”碑,记述元顺帝封该观主持道人唐洞云(道号元静真人)为八仙之后第九仙事由。此碑不仅成为玄妙观镇观之宝,也宣示了其曾经的显赫地位。

由后至前,最后一路寻找文保碑才来至山门,却发现这里居然无人管理,连个卖票的都没看见。或许这才是给本地人开的正门,而我们这些外乡客,恐怕都是沿着城墙根“走后门”的吧。






(12030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