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壬辰春巴蜀行(8)]  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2012-02-03 08:38:27)
标签:

汉代石刻

石阙

四川

梓潼

贾公阙

李业阙

旅游

分类: 汉代石刻

贾公阙、李业阙在梓潼城南的南桥村。说是村,其实现在基本与县城连在一起,之间只隔着条河而已,过桥便是。

GPS认的是老桥,稍稍往东绕了一段。进了新楼林立东西走向的大街,便开始打听。这回有经验了,拣上点儿年纪的人问。

资料上说李业阙在村西北500米、贾公阙在村西南1000米,所以就先打听李业阙。

问到第二个人,便问着了,让继续往西前行,到尽头的十字路口左拐。

走到路口觉得有些不对,即便现在村子膨胀了,李业阙离村子没有500米了,那也应该在村子的西北部,老往南走算怎么回事?

停车再问,连着两位路人都说往南,并称不远路边就是

果然不远路边就是,还是左右两座,竖在宽阔的新拓马路的隔离带里。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这里的石质真不好,文保碑这才几年的工夫,便已风化剥蚀,读不出任何名堂。

看看四周,这显然已经出了村南,双阙,加之刚才有位老汉说出了阙的俗称,这会儿突然想起来,资料上也说贾公阙俗称“书箱石”,确定无疑,这就是“贾公阙”了。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据相关资料介绍,贾公阙双阙阙体原本已有1.37米沉入地表之下,地表之上残高为右阙1.55米,左阙1.80米。宽度相差极微,右阙2.9米,左阙2.95米,厚度均在0.95米上下。

眼前的双阙,目测高度明显较资料所称高了许多,估计108国道拓宽平移时一并作了提升处理,这从阙体上下部分的颜色差异上也能看得出来。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资料上说右阙母阙左侧面第三层有刻隶书铭文两行:“蜀中囗囗囗公之囗”,但现在仅能隐隐约约勉强看出“蜀”“中”“公”三字。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接下来,回过头去再找李业阙。

这回惨了,无论你称“阙”还是说“大石头”,一路问回去,眼看就要过新建大桥进县城了,仍是无人知道。而且言之凿凿,但凡知道点儿的,除了再指向南边的“贾公阙”,统统都说村里再无第二个。

太奇怪了,李业阙是“国保”哦,就是没有“第二个”的话,这唯一的一个也应该属于“李业阙”,怎么“国保”倒要靠边儿站了呢?

这时已经彻底泄了气,甚至怀疑是不是被“易地保护”了呢?

有一搭无一搭地问桥头的两位老汉,村里还有什么可看的“老东西”。

一位老汉说有座古牌坊。

想起来了,资料上也说村里有座牌坊,好像是清末的,当初没上心也没打算看,眼下顺便去瞧瞧吧,权且算作聊胜于无,弥补一下无缘李业阙的缺憾。

拐进路西一条半截街,停车寻访。

牌坊很好打听也很好找,几步远就看见了。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眼尖的老公无意中余光一瞥,瞅见了右侧一抹新新的檐角鹤立鸡群般游弋在民房丛中,凭直觉,老公认为那决非民宅。目光再往侧下一扫——文保碑!

紧走几步,新新的四面攒尖顶,新新的文保碑,规整的石砌甬道。

哈哈!李业阙!李业阙无疑!!小小的南桥村,能够享受如此待遇者,舍它其谁!!!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有点儿不明白的是,省保碑有两块,此次四川行中屡次看到这种情况。一九五六年公布的,显然是“省1”,那么1980年再公布一次,又算“省保”几批呢?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李业阙为红砂石质,独石刻就,“基石长0.8米,宽1. 57米,高0.25米,无刻饰。阙身高2.45米,下宽0.97米,厚0.69米,上宽0.68米,厚0.49米”。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阙身正面上方偏左两行隶书刻:“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八字。下方系清咸丰五年梓潼知县张香海刻道光乙巳年(公元1845年)梓潼知县周令棠所撰《移阙记》。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阙后竖有碑刻四通,其中两通的纪年已难辨识,另两通,一为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的“重建李节士祠记”,一为明嘉靖壬辰(十一年,公元1532年)的“读李节士传”。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据《后汉书·李业传》载,“李业,字巨游,梓潼人,西汉末年举明经,除为郎。新莽时,举孝廉方正,不就。公孙述据蜀,累聘出任,业抗拒不从,为述所鸩。东汉建武十二年灭述,旌表其闾。”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可以看出,李业宁肯赴死也不伪就,实乃忠烈之臣。而且此阙建于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为现存汉阙中最早者,就凭这两点,“国6”的勋章对于李业阙来说,实在有些太亏。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

[壬辰春巴蜀行(8)] <wbr> <wbr>梓潼贾公阙、李业阙(1201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