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徽州牌坊(20) 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2011-09-18 23:58:10)
标签:

古牌坊

安徽

歙县

郑村

西溪

汪氏

忠烈祠坊

旅游

分类: 牌坊流韵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如同“徽州”作为一个地域概念如今已被“黄山”取代一样,从行政区划上讲,这座牌坊应当称之为“郑村忠烈祠坊”,因为“西溪”作为一个地名早在建国之初就因其与郑村的合并而不复存在,甚至连起码的“自然村”的名分也没能得以保留,眼下它的住户门牌上标注的是“郑村镇-郑村村-郑村××号”,读不到哪怕蛛丝马迹的“西溪”的信息。

    这也难怪,如今它与郑村墙连檐接,早已分不出彼此,二者间连一点儿基本的过渡都没有。

    尽管如此,我还是宁愿将它称之为“西溪忠烈祠坊”,因为忠烈祠是徽州汪氏远祖汪华的殿堂,是西溪汪氏数代先祖的念想。在这里,行政区划的羁绊绝对要让位于宗亲血脉的粘连。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西溪”作为地名虽被抹去了,但当地百姓的心里还有它,所以在“贞白里坊”跟前儿打听西溪时,老乡手往东一指,说不远就是。

    在西溪,我们是先看的古宅“和义堂”,后寻的“忠烈祠坊”。

    从“和义堂”出来打听“忠烈祠”时,老乡说没了。当下十分惊诧,怎么能没了呢,好歹也是个“省保”哦。找到后才知道,老乡说得不错,祠堂是没了,只剩门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路边北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院内南视


     那一刻的心情很复杂,既为“忠烈祠坊”三坊并立的恢弘气势所震撼,也为它的处境感到一股冷上脊背的凄凉,同时难掩一种深深的失望。

    记得以前看过一位网友的贴子,说他和同事九十年代初带着学生毕业实习来这里测绘时,穿过牌坊,须经过一座石雕门后才进入祠堂院落,映入眼帘的是漫漫衰草中散落的一方方柱础。享堂虽已倾圮,但两庑屋架仍未倒塌,从用材和雕刻上看,其华丽壮观似不输村西的郑氏宗祠,且年代至少为清代之前。

    这位网友当时就有一种预感,他们的这次测绘可能是抢救性的,下次再到郑村,恐怕这些梁架早已被人拆走上了自家的山墙了。

    非常不幸,这位朋友的预感果真应验,而且由我们亲眼见证。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如果未曾看过这个贴子的话,感受可能大不相同。因看了这个贴子的缘故,一路上对这座祠堂不乏想像,觉得按网友说的那种情况,维持现状是不可能的,要么浴火重生,要么彻底灭亡,其命运只有这两个选项。

    结果却是最不愿看到的后者。

    极度失望。

    是对这座曾经充满期待的古建筑的不存?还是对西溪汪氏族人对先祖遗珍的不争?抑或是对这个掷金如土的盛世国朝对文化遗产的不为?

    或许兼而有之。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当年的祠堂,如今取而代之的是崭新的楼房,牌坊脚下还有新堆的黄沙,预示着还会有新建的楼房在歌唱。“直秘阁坊”已经被挤得透不气来了,不敢想像其它两坊还有几日的呼纳通畅。

    这一刻,除了连连摇头,又能说些什么,西溪汪氏的后人情何以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直秘阁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司农卿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祠堂残件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省保碑

 

     三座牌坊均建于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重修。三坊并列而立,之间以八字墙相连。忠烈祠坊居中,为西溪汪氏崇祀远祖汪华而建,四柱三间五楼式,“宽8.45米,高10米”。其它两坊形制相同,均为二柱一间三楼式,“宽4.15米,高8.5米”。其中,“司农卿坊”居左,为旌表宋司农少卿汪叔詹而立,“直秘阁坊”居右,为旌表宋直秘阁学士汪若海而立。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忠烈祠坊,为崇祀西溪汪氏远祖汪华而建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汪华(公元586-649年),歙县登源(今属绩溪)汪村人,隋末乱世举兵自保歙、宣、杭、睦、婺、饶六州平安的一代吴王,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上表归唐,受封上柱国、越国公,卒谥忠烈王。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司农卿坊,为旌表宋司农少卿汪叔詹而立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汪叔詹、汪若海父子皆为北宋末、南宋初力主抗金的忠勇之臣。

    汪叔詹,字致道,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进士,其人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先后曾因弹劾奸相王黼、秦桧而遭罢官、陷害,也曾因治国良策屡遭拒用而辞官归隐,有职不就。南宋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致仕归里后不久故世,享年八十有一。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直秘阁坊,为旌表宋直秘阁汪若海而立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汪若海,字东叟,汪叔詹次子,才华横溢,少有所成,年十八即“游京师,入太学,连送礼部”。金兵南侵时,曾上书献御敌良策,惜不为所用。及至“京城失守,若海述麟为书以献。及二帝北行,袖书抗粘罕,请存赵氏。”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在其父故后一年,即丁忧期间去世,享年六十有一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三座牌坊的额题皆为明三朝重臣彭泽所书。

    彭泽(公元1459-1530年),名鄘,改名泽,字济物,早年号敬修子,晚年号幸庵,兰州西园人。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年)进士,历仕弘治、正德、嘉靖三朝共达35年,累官至徽州、真定知府,河南按察史、右副都御史、军务大臣、太子少保、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兵部尚书。为官清廉正直,忠勇果敢,政绩卓著,尤以敢于与奸佞权臣及宦官势力抗争著称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

徽州牌坊(20) <wbr>歙县西溪忠烈祠坊(1104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