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江南古桥之  绩溪龙川上官桥  [辛卯春苏皖行记]

(2011-06-26 17:21:32)
标签:

木板桥

安徽

绩溪

龙川

上官桥

游记

分类: 古桥驿道

     在龙川,上官桥是我的最爱。

    这是座木板双桥,一高一矮,并排横在龙川下水口的登源河上。桥的那边,是座微微隆起的山丘,上有灵山庵,下是原野、密林、农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说它是古桥,因它始建于明代。说它不是古桥,因几百年来屡屡毁于水患,建了毁,毁了建,毁毁建建,早不知现在还有哪根是原来的桥板。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但人们仍将它视为古桥,因为至今若问起此桥是谁所建,当地百姓只认一人——明代户部尚书胡富。真难为老百姓肚子里的那杆秤,公道自在心间。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据说,当年胡富告老还乡筹划建造这座板桥时,曾遭朝中奸臣诬陷,是皇上派来的御史弄清原委,如实禀报。结果不仅那帮奸臣的阴谋没能得逞,胡富还因“居官清正,乐行善事”得到朝廷旌表,当地官府还奉皇上之命拨了一笔款子,助两袖清风的前户部尚书完成这桩善行。

    总觉得这事儿挺悬,万一那个御史也是个奸臣贪官呢,就算不是个奸臣贪官,为一个下台干部得罪现职高官,还想不想在朝里混了?

    悬,怎么说都悬。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灵山庵一角

    许多人不解,既然木板桥如此经不住洪水,为何不造座石桥。

还是据说,说木板桥身长腿密酷似蜈蚣,与蛇相克,可以破什么解什么云云,总之是出于风水理论方面的考虑吧。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平行的双桥也讲究交通规则,有上行下行之分,各行其道。下行也就是出村走矮桥,上行也就是进村走高桥。

为了验证村人是不是这样过桥,专门在旁边候了一会儿,果然如此。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刚才过来时走矮桥走对了,现在要回村也不能坏规矩,也得走高桥,虽然有点儿怕。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两端的桥板与预置的石壁紧紧相抵,以增强桥身的稳定性,此类若干两条腿的长桥之所以只会上下颤动不会横向滑移的奥秘全在这里。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粗壮的铁链贯通长桥,两端锚于桥堍上,所有桥板以及充作桥墩的木桩均系于铁链,洪水可以冲垮桥体,但却带不走半根材料。

    真是座好桥!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

江南古桥之 <wbr> <wbr>绩溪龙川上官桥 <wbr> <wbr>[辛卯春苏皖行记](1104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