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18世纪的宫廷舞会 交谊舞
(2011-06-29 16:11:40)
标签:
欧洲18世纪宫廷舞会交谊舞社交舞杂谈 |
分类: 舞蹈资讯 |
在欧洲,除了各国宫廷和贵族府邸经常举行舞会,为上层统治阶级提供交谊和娱乐活动场所之外,17世纪后半叶,在英国就已经出现公共舞厅,所跳舞蹈大都是王室或贵族府邸的舞蹈教师传授和主持的宫廷舞蹈,但参加人员却扩大到中产阶级。随着公共舞厅在欧洲大陆越来越多地开办,平民百姓也逐渐参加到这种活动中来。拘谨、严格、矫揉造作、需要经过专门学习才能掌握的宫廷舞蹈越来越不能满足不同阶层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需要。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和两次大战几乎摧毁了欧洲的所有王室,宫廷舞蹈也随之衰落,公共舞厅代替了宫廷,成为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舞步单纯、形式自由、便于参加者即兴表达各自情感的大量新舞蹈形式陆续被引进舞厅,舞会舞蹈开始进入现代社会交谊舞蹈的时代。
用于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舞蹈.又称交谊舞.社交舞从古老的民间舞蹈发展而来.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叶,朴素、热情的民间舞进入欧洲宫廷,15世纪末成为上层社会社交的一种手段.最初交谊舞属于集体舞样式,以庄严华丽的队列式舞步出现,后来逐渐演变,风行双人交谊舞.17世纪中叶,社交舞逐渐趋向轻快、活泼的格调.现代社会流行于公共舞厅的舞蹈均来自18世纪以后的宫廷舞蹈和交谊舞蹈.例如源于美国黑人民间的带有忧伤、缓慢情调的“布鲁斯”;来自奥地利和德国民间舞带有轻快旋律和急速旋转的“华尔兹”;来自古巴的柔韧而带着重心转换动态的“伦巴”;来自巴西农民模仿棕榈树的树枝随风摇曳的动态而创造的“桑巴”;由美国民间舞变化而来的洋溢着活力的“吉特巴”;在快四步和慢四步之间发展而来的快慢相间,舞步多变,流畅不断推进的“狐步”舞,热情、奔放的“恰恰舞”;以及来自阿根廷民间舞的在顿促中显现出潇洒和健美的“探戈舞”。20世纪,爵士乐的出现,切分音的使用,使社交舞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舞厅舞会舞不断创新,不仅出现了一些舞蹈变奏,而且出现了一些新的舞蹈样式.例如:迪斯科舞、摇滚、爵士等等.社交舞是一种融舞蹈、体育、音乐、游戏为一体的自娱性舞蹈样式,它有益于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有利于增进人的身心健康.中国古代早有社交舞的形式,据史载,汉代起便有宴会席间“以舞相属”的习俗.现代中国流行的社交舞蹈除少数为社交活动的组织者创编的“集体舞”之外,基本上均为来自西方的社交舞,或称舞厅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