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案说法】交通事故未致严重损伤,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2023-07-24 16:41:34)
标签:

法律

维权

杂谈

分类: 法律法规





https://img.xiumi.us/xmi/ua/4xqNa/i/bd5cdc8610cfe09e502067a0f8081655-sz_20626.jpg

交通事故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程度上的人身损害,但在事故不构成严重损伤情形,且不构成法律规定的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受害人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金?


01

相  关  案 

https://img.xiumi.us/xmi/ua/4xqNa/i/08958861ed245a42cfcd2461ee7d3e98-sz_87020.jpeg

2022年9月15日7时20分,杨某驶小型轿车由东向北右转弯时,适有李某1(17周岁,男性)骑自行车由南向北驶来,杨某前部与李某1右侧相接触,造成车辆部位损坏,李某1车辆倒地,李某1受伤。而后,被告杨某报警,李某1被120急救车拉往门头沟区区医院急诊科就诊。

事故当天,李某1被诊断为头面部、双手腕及双膝软组织损伤,面部皮擦伤,头部外伤,下肢外伤,上肢外伤。车祸后,李某1情绪不稳定,经医院诊断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持续的焦虑、失眠等症状导致其休学两月有余,之后一直在接受治疗。

当天交通队在医院做的事故认定:杨某有转弯的机动车未让直行车辆先行的过错行为,为全部责任,李某1无责任。鉴于杨某在事故后续一系列不负责任的行为,李某1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依法提起诉讼,请求判令被告方赔偿27849.86元。此外,还了解到杨某驾驶车辆的车主为王伟,该车辆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交强险及商业险三者险200万元。

诉讼过程中,李某1陈述由于自行车是其向老师借的,老师表示维修费需要700元,而后还提供了淘宝交易记录截图及鞋受损照片,以及医院的诊断证明。

最终,法院经审理作出如下判决:保险公司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在交强险限额内赔偿李某1医疗费、护理费、营养费、财产损失费、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8518.86元。



02

法  律  依 

https://img.xiumi.us/xmi/ua/4xqNa/i/9545839545bc32989ffa7b9edcd489c5-sz_142955.jpeg?x-oss-process=image/resize,limit_1,m_lfit,w_1080/crop,h_811,w_1080,x_0,y_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八条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受害人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一般不予支持,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03

文 启 律 师 说 法

本案中,该交通事故经交管部门认定,杨某负全部责任。李某1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损失应先由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和商业三者险范围内进行赔偿,仍有不足部分由杨某承担赔偿责任。

此外,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关于审理人身伤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侵权行为致人身体伤残,受害人请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可以根据受害人承受的肉体与精神痛苦情况给予一定金钱慰抚,给付数额可以根据伤残程度及侵害人的过错程度予以裁量。因侵害行为致受害人残疾的,赔偿数额一般不超过我市城镇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收入的5倍。受害人身体受到一般伤害,造成严重后果,确有必要给予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参照致人残疾的情况酌减。本案中,原告举证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即事故发生后,李某1有失眠、焦虑等状态,也因该事故休学两个月有余,造成一定的精神损害。最终,法院酌定精神损害抚慰金为2000元。


04

文 启 律 师 建 议

目前,我国针对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法律法规有了更完善的解释说明,尤其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相关通知下,更有效地提醒当事人在遇到交通事故后,虽在人身方面未受严重损害,但却在精神层面遭受到痛苦打击时,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并开具相关证明,承认与交通事故存在因果关系。从法律层面保障当事人作为受害一方,在保护自己财产权益的同时有权请求法院判令其进行精神损害的抚慰赔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