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遵从内心的呼唤,是天赐

(2014-06-30 22:26:59)
文/翠红(专栏作家)

港台娱乐界盛产孝顺子女,从周润发、蔡少芬到吴彦祖,春秋典故彩衣娱亲已是等闲小事,差不多个个要到割股疗亲、剔骨还父的地步。今日一则新闻说,朱孝天最近刚考取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又说朱孝天早年踏入娱乐圈,是为父为母为祖父母乃至妹妹承担生活,终于熬出头,现在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哈哈笑着为他鼓掌。翻回头来看新闻,原来他已经35岁。35岁“如愿以偿”读本科成为大一新生,眼泪吧嗒掉下来。青春易逝,蓝颜也易老,当年红透天的偶像小生,年届中年方才做成自己。即刻路人转粉。


西人的哲学往绝对上去求,往往陷入死胡同。存在主义讲自由、讲选择,讲自由选择,心理学界有人半通不通地把它绝对化,称“今天所有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出生是自己选的?出生于何种家庭是自己选的?朱孝天倘若降生于其他家庭,父母没有离异,或者离异但是两边重建的家庭不找他要房要车,父亲承担起赡养自己父母的责任而不是推给朱孝天,也许25岁以前他已经选了喜欢的事情做。所谓“喜欢的事情”可能是现在选择的做导演,也可能是烹饪、摄影,也许,是他自2005年开始的习武。在当年红透天的F4组合里,朱孝天似乎一直在为“做实实在在的事情”努力创造空间、机会。


声称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近乎于自诩为神。生不由己、死不由身,我们不是神,只是人,只在能选择的范围内做出最接近于内心的选择。35岁的年纪回校读导演,说老也老,说不老也不老。我之为朱孝天落泪不外乎“物伤其类”,当年辞掉工作跨专业考取古代文学专业,虽然比朱孝天小多了,比起本科本专业直接升上来的同学,却深深遗憾根不正苗不红,仿佛浪费了许多年时光。直到某天,路上和一群同学聊天,她们说:“我们上学有一种虚无感,恍然不知为何来到此地。转过头来看见你,特别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世界又如此真实。”我看朱孝天的人生轨迹亦有此感,他像是特别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这一次考入导演系,再一次成功地主动选择人生。


把人生极简,便成为生死两个点,中间那条线无论怎样曲折,总是通往死亡。出生、入学、结婚、生子、衰老、死亡,放眼望过去,望穿了,人生毫无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洛·梅说:人生的意义在于聆听内心的声音,赋予无意义的人生以意义。我们看看F4组合,当初未被看好的朱孝天、吴建豪,一直行进在路上,走到今天,事业、生活已经相当稳定。


读研的时候有同学来告知,学院另一个专业也有男生和我一样,工作以后来读研,整天似苦行僧坐图书馆不挪窝。朱孝天做事如此为他人着想,刻意停了粉丝会(又不希望粉丝继续花钱),我便自作多情当他作同路人,想他将来必有更大的人生收获。


时间、年纪仅是相对数,听得见内心的呼唤已是天赐,祝福他。

 

原文刊载于新京报,扫描二维码能获得更多内容

http://s5/mw690/002anlvMgy6K5tjOnYw44&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