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还是 “未雨绸缪”?
2013年3月2日
近年来,学校的安全事故频发。食物中毒、外来侵害、踩踏伤亡、校车事故……给学校一次又一次地敲响了警钟,给家庭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灾难。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个又一个的法规制度,开了一次又一次的专题会议,却仍然无法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2月27日清晨,春节的鞭炮声还未走远,新学期的喜悦刚爬上眉梢,湖北省老河口市秦集小学却传来了噩耗,令全国震惊。
从相关新闻报道上来看,事故发生的原因是方面的,我们心中的问号也是一个接一个。
6:10分,天还未明,这么小的孩子就要起床去跑操?上自习?是不是太早了点?
学生堵在铁门前,发生拥挤、踩踏,七八十来岁的孩子挤破了坚固的铁门,绝不是三五分钟的事情,这么长的时间,宿舍管理员何在?难道就听不到孩子们的吵闹声、救命声吗?(按常规来说,管理员的值班室,应该就安在宿舍楼的出口处。)
原来的宿舍楼拆了,为什么新的宿舍楼没有及时跟进建设?
临时用教学楼改建的宿舍楼里,每间两只便桶能解决三四十学生的起夜问题?
学校安上铁门,是为了防止外来侵害的治安案件。但锁上门,有没有考虑到一些突发事件?地震来了,发生了火灾让孩子们如何逃生?
40平米左右的房间里摆放了20张单床,一张约1米宽的床上会两头睡两个孩子!这样拥挤的住宿会不会也是其他安全事故的温床?
多少次的追问,不重要;多少钱的赔偿,不重要;多少人的问责,不重要;多么重的惩罚,不重要。几个孩子的生命也无法挽回,其他孩子心上的阴影也难以消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汲取这血淋淋的、以生命为代价的教训,痛定思痛,避免类似悲剧的重演。
我们并不欣喜地看到,事情发生后,该校对楼房基础设施进行必要改造,加固了阳台护栏,更换了楼道灯;学生起床的时间也推迟到了早晨七点钟……这些“亡羊补牢”的措施显然无法消除校园上空的阴霾,却也是必要的补救措施。
这些外在的东西都是次要的,最关键的还是责任心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最关键的还平常工作不细心的问题。为什么非得出事之后才想起加装护栏?为什么出事之后才想起更换灯炮?这些关系到孩子生命安全的东西不都应该是日常的重要工作吗?
“生命不保,何谈教育,这是我们应当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准则。一个没有安全保障的学校,绝对是一所不合格的学校。一个不具备安全意识的老师,绝对是一个不称职的老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的一句“生命不保,何谈教育!”道出了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意义之所在。安全是教育教学的最底线,安全无小事,事事关生命。“亡羊补牢”固然必要,但我们为什么不“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呢?有备未必无患,但无备一定有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