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中,满仓踏空者也有春天(转)
(2014-12-23 10:06:27)
本周沪深股市成交额持续维持在高位,沪指也稳稳的站到了3100点上方。但上涨的板块却很集中,仍以大盘蓝筹板块为主,尤其是银行、券商、铁路建设等板块反复走强,一副舍我其谁的王者风范。但未投资该类股票的投资者,仍会感觉股票市值并未增加,甚至在下降,不免有满仓踏空的失落。其实大可不必。笔者认为,在牛市行情中板块会轮动上涨,目前踏空者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首先,此轮行情,笔者确信是牛市行情无疑,而牛市的起点应该是2012年的12月份的创业板。那时创业板指数在585点见底后,不断上涨,到本周,已经创历史新高1674点,并且还在寻求向上突破,创业板牛市的脚步仍然稳步向前。看看2年间的创业板个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2年前只要选好创业板个股,守住,就一定有收获。
再看目前的主板市场,正处在牛市的上涨初期。军工、银行、券商、铁路、钢铁、民航运输等板块拔得头筹,持有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其他板块个股却鲜有表现,逊色很多。但踏空者只要觉得自己选股的理由还在,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持股,相信这轮漫长的牛市一定也会给你表现的机会。
但是,从牛市行情走向纵深的创业板来看,牛市中个股虽然均会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却是大不相同。所以对主板个股的投资者来说,目前满仓踏空者可以选择稳健操作,坚守自己的股票,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也可以适当的分出小部分仓位,介入券商和铁路等龙头板块中的龙头个股,做牛市的弄潮儿。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人性使然,所以股市里面无新事。
这次股市新的伤疤是高价军工概念股成飞集成,百亿重组告吹,一个个跌停板从50多元的高位下来,如同匕首一样,一刀刀割在持股者的心上。
类似的跌停,在A股历史上并不罕见。和成飞集成同属军工板块的洪都航空,4年前也在40多元的高位宣告重组未果,股价连续3天无量跌停,第4天跌停打开之后又震荡下行,2年内股价下跌超过四分之三。按照这个标准,成飞集成恐怕要跌到一年前启动的15元附近才会消停。当然,现在A股牛市气氛和4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三季报每股收益仅0.015元的业绩,显然无法支撑50元以上的高位,价值回归势在必行。
事实上,早在今年二、三季度,成飞集成的股东人数就出现大幅增加,显示游资主力炒高股价之后离场迹象明显。7月中旬见顶到停牌前的11月中旬,在高位震荡了足足4个月,已经给了交易者阅读中报、三季报股东人数变动的充裕时间,如今重组落空连连暴跌,还能怪谁呢?
潮起潮落,是股市的常态,成飞集成因为重组预期而“飞”上天,又因为预期落空跌到地,并不稀奇。不过,这次它连续的跌停对持股者的伤害会更深,要害就在该股身上背负的13亿融资盘。如果融资客在停牌前的价格,以1:1的融资比例买入,则股价跌去50%的时候,将被悉数打爆。去年昌九生化连续10个无量跌停,就把坚守其中的3亿融资盘打得非死即伤:死则惨死,伤则重伤。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这波行情,和券商融资等形形色色的杠杆密不可分,单单合法的券商融资余额就已经突破了9000亿大关。未来如果一旦在高位下跌触发止损,形成踩踏式出货,无论对大盘还是个股都会造成灾难性的雪崩!类似的例子,不仅仅在去年的昌九生化出现过。
早在20多年前,就有许多大户因为融资,在1993~94年大盘下跌近8成的过程中,前仆后继地抄底、陆陆续续地爆仓,最惨的甚至有在1500点跌到500多点时“满仓+透支”杀入,在325点附近惨烈爆仓,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后面尽管一个多月内上证指数从325点上涨了2倍多突破千点大关,这些已经爆仓的大户却早已无缘牛市。如果他们不选择“满仓+透支”,保持更多的耐心,一定能够见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说不定现在还会在A股的江湖上续写传奇。
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把匕首。台湾股市对融资盘爆仓有个更形象的说法,叫做“断头”,更形象也更让人警醒。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付出惨烈的代价。
文末,笔者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片段改为“再别融资”,与各位股友共勉:重重地我来了,正如我重重地走。我挥一挥匕首,不留下一个活口……
首先,此轮行情,笔者确信是牛市行情无疑,而牛市的起点应该是2012年的12月份的创业板。那时创业板指数在585点见底后,不断上涨,到本周,已经创历史新高1674点,并且还在寻求向上突破,创业板牛市的脚步仍然稳步向前。看看2年间的创业板个股,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2年前只要选好创业板个股,守住,就一定有收获。
再看目前的主板市场,正处在牛市的上涨初期。军工、银行、券商、铁路、钢铁、民航运输等板块拔得头筹,持有者得到了丰厚的回报。而其他板块个股却鲜有表现,逊色很多。但踏空者只要觉得自己选股的理由还在,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持股,相信这轮漫长的牛市一定也会给你表现的机会。
但是,从牛市行情走向纵深的创业板来看,牛市中个股虽然均会上涨,但上涨的幅度却是大不相同。所以对主板个股的投资者来说,目前满仓踏空者可以选择稳健操作,坚守自己的股票,等待属于自己的春天。也可以适当的分出小部分仓位,介入券商和铁路等龙头板块中的龙头个股,做牛市的弄潮儿。
好了伤疤忘了疼,这是人性使然,所以股市里面无新事。
这次股市新的伤疤是高价军工概念股成飞集成,百亿重组告吹,一个个跌停板从50多元的高位下来,如同匕首一样,一刀刀割在持股者的心上。
类似的跌停,在A股历史上并不罕见。和成飞集成同属军工板块的洪都航空,4年前也在40多元的高位宣告重组未果,股价连续3天无量跌停,第4天跌停打开之后又震荡下行,2年内股价下跌超过四分之三。按照这个标准,成飞集成恐怕要跌到一年前启动的15元附近才会消停。当然,现在A股牛市气氛和4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但三季报每股收益仅0.015元的业绩,显然无法支撑50元以上的高位,价值回归势在必行。
事实上,早在今年二、三季度,成飞集成的股东人数就出现大幅增加,显示游资主力炒高股价之后离场迹象明显。7月中旬见顶到停牌前的11月中旬,在高位震荡了足足4个月,已经给了交易者阅读中报、三季报股东人数变动的充裕时间,如今重组落空连连暴跌,还能怪谁呢?
潮起潮落,是股市的常态,成飞集成因为重组预期而“飞”上天,又因为预期落空跌到地,并不稀奇。不过,这次它连续的跌停对持股者的伤害会更深,要害就在该股身上背负的13亿融资盘。如果融资客在停牌前的价格,以1:1的融资比例买入,则股价跌去50%的时候,将被悉数打爆。去年昌九生化连续10个无量跌停,就把坚守其中的3亿融资盘打得非死即伤:死则惨死,伤则重伤。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今年下半年以来的这波行情,和券商融资等形形色色的杠杆密不可分,单单合法的券商融资余额就已经突破了9000亿大关。未来如果一旦在高位下跌触发止损,形成踩踏式出货,无论对大盘还是个股都会造成灾难性的雪崩!类似的例子,不仅仅在去年的昌九生化出现过。
早在20多年前,就有许多大户因为融资,在1993~94年大盘下跌近8成的过程中,前仆后继地抄底、陆陆续续地爆仓,最惨的甚至有在1500点跌到500多点时“满仓+透支”杀入,在325点附近惨烈爆仓,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后面尽管一个多月内上证指数从325点上涨了2倍多突破千点大关,这些已经爆仓的大户却早已无缘牛市。如果他们不选择“满仓+透支”,保持更多的耐心,一定能够见到拨云见日的那一天,说不定现在还会在A股的江湖上续写传奇。
融资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把匕首。台湾股市对融资盘爆仓有个更形象的说法,叫做“断头”,更形象也更让人警醒。投资是一场马拉松,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付出惨烈的代价。
文末,笔者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片段改为“再别融资”,与各位股友共勉:重重地我来了,正如我重重地走。我挥一挥匕首,不留下一个活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