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在无锡·徐偃王庙(三)

标签:
徐偃王庙石塘桥石塘庵长广溪 |
分类: 无锡景 |

古银杏南是徐偃王庙纪念堂,徐偃王是西周穆王(姬满)的诸侯王,立国于淮河中下游。相传,公元前10世纪,无锡地区遭受前所未有的大旱,百姓饿死者甚众。徐偃王闻讯后,命催粮官就地放粮,拯救苦难民众。为纪念这位“功德于民”的好官,后人在石塘山东麓之石塘桥西堍,建造了徐偃王庙以祀之。

旧徐偃王庙,其具体建庙的时间,已无法查考,但重建的时间,却在宋绍圣五年(1098)戊寅。殿南为轩,轩南为门,共以东西二序。殿后小室,为浮屠氏趺息地。清徐时栋《徐偃王志》载:立于无锡者,在其县南二十五里,近庙之山曰庙山。《庙山相传》曰:庙塘,庙据其趾,石塘横其东,约有60亩地隶属于庙,善男信女岁取薪槱供祭祀等用。

宋绍兴间,善彬居之,彬去世后无人管理,官府又不供给,庙宇的兴衰,为里正一大心病。庆元己未(1199)祠宇日渐荒废,又历水旱灾害,庙内已无人去祈祷。在这种情况下,当地里正只得去选请僧人宗佾,继彬主持该庙。

该主持生活清苦持戒有方,为四周的百姓所信重。经他不辞劳苦奔波,几年来不仅对庙进行了修葺,又建阁以储梵,还在旁辟轩以延宾客。因靠近湖边,又累石堤百余丈,建三座桥,以方便居民来庙,香火越来越旺,成为宋端明殿学士尤焴香火之地。

旧徐偃王庙,塑有徐偃王像、神马和木雕放粮船,都辖四乡,即有传统俗定的范围。清时,徐偃王庙辖周围24都,即现在的方桥、板桥、葛埭桥、石塘、湖东,还有长广、漆塘等村。旧时,这辖区内有人过世了,都要到徐偃王庙去“烧回头香”和“上钱粮”,求庙内神灵让亡魂免走“奈何桥”、“恶狗村”、“青蛇沟”,免受折磨之苦。
2021年11月14日摄